[实用新型]节能炉灶灶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7563.6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林庆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8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牟迅 |
地址: | 2565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炉灶 灶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尤其是一种用于鼓风式灶上的节能环保炉灶灶头。
背景技术
燃气灶尤其是中餐式灶要求火焰火力猛而且均匀,这样才能满足做菜尤其是中餐的要求,同时因为热效率高,炉灶消耗的能量就少。目前,普遍使用的鼓风式燃气灶多采用单圈出火孔结构,燃气灶的火焰多分散在锅体外圈部分,不能将热量聚集在锅体底部,热效率低;也有的燃气灶采用双圈出火孔结构,例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0920005011.3的名称为一种节能炉灶密封灶头结构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但该实用新型发明仍旧没有解决火焰分散在锅体外圈致使热量分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燃气灶的火焰分散不能聚集在锅体底部,且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炉灶灶头,包括灶头体和依次设置在灶头体上部的燃烧盘、引火帽、拢火圈,所述燃烧盘沿周向设置有外出火孔和内出火孔,所述外出火孔通道径向偏离燃烧盘中心,内出火孔通道径向偏向燃烧盘中心。
采用这样的结构,燃气混合均匀,内圈火焰聚集在炉灶中心,外圈火焰经拢火圈调整后基本垂直向上,保证火力集中在锅底聚拢能量。
为了改善内外圈火焰的工作效果,降低内外圈火焰的互相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外出火孔通道和内出火孔通道在燃烧盘的圆周方向上同向倾斜。
为了进一步改善内外圈火焰的工作效果,降低内外圈火焰的互相干扰,上述的节能炉灶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盘上部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内出火孔上开口于该环形凸台靠近燃烧盘中心的立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之一,上述节能炉灶灶头所述外出火孔通道径向与水平为65°-75°夹角,内出火孔通道径向与水平为95°-105°夹角。所述外出火孔通道周向与水平的夹角为65°-75°,内出火孔通道周向与水平的夹角为75°-8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节能炉灶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拢火圈与灶头体间隙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节能炉灶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头体底部设置有初级混气室和二级混气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节能炉灶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帽设置在燃烧盘中心,引火帽下部设有螺旋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节能炉灶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拢火圈内部开口部分的上端面直径小于下端面直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盘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盘沿B-B线的剖视图。
其中:
1.灶头体2.二级混气室3.拢火圈4.燃烧盘5.外出火孔6.内出火孔7.引火帽出气孔8.引火帽9.初级混气室10.空气进气孔11.环形凸台立面12.引火帽进气孔13.燃气出孔14.鼓风空气进气孔15.燃气主进管16.燃气副进管17.环形凸台18.燃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林庆,未经张林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7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间光学遥感器小孔径反射镜单点支撑柔节
- 下一篇:一种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