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平板电视机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8832.0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8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晋雪梅;何发亮;李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平板 电视机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置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平板电视机的布置结构,属于家电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平板电视机的生产中,一股都是构成机身的屏的生产厂家与电视机整机生产厂家分离,而整机基本上都由前壳、屏模组、后壳、各种功能模块、底座组成,这时,从结构上都是将电源供应器、信号处理电路板、外接端子、扬声器、机身按键等各种功能模块安装于屏背面或前壳上。随着近年来平板电视机厚度革命的展开,为了追求整机超薄,常常采用减少屏厚度或减少各功能模块厚度来实现由前壳、屏模组、后壳组成的整个机身的超薄,这样势必大大地增加生产成本;也有部分生产厂家采用将各种功能模块外置于一个单独的类似于主机的结构中,各功能模块与机身之间通过控制线连接,这种布置结构虽然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却使得整机的结构十分复杂,特别是各功能模块与机身之间的控制线连接,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就显得更加复杂,而且机身与主机分开的结构,十分不利于消费者在室内的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间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便于实现超薄生产要求,同时又方便消费者室内布置的用于平板电视机的布置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间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平板电视机的布置结构,包括电源供应器、信号处理电路板、外接端子、扬声器、机身按键、机身、底座以及将机身与底座连为一体的底座脖子,所述电源供应器、信号处理电路板、外接端子、扬声器、机身按键通过控制线与机身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信号处理电路板、外接端子、扬声器、机身按键均布置在所述的底座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由底座下壳体和将该底座下壳封密的底座上盖组成;所述电源供应器和信号处理电路板位于底座下壳体上;所述机身按键位于底座上盖上并从该底座上盖的上面穿出;所述扬声器布置在底座下壳体的前面,并向前出声;所述外接端子从底座下壳体的侧面和/或后面伸出。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脖子由底座支架和底座后壳板组成;所述底座支架和底座后壳板构成所述控制线的隐藏通道;所述控制线位于所述的隐藏通道中,其一端与机身连接,另一端与相应的电源供应器、信号处理电路板、外接端子、扬声器、机身按键连接。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所述底座支架上沿控制线布置方向设置有数根将所述隐藏通道分隔成多条小通道的加强分隔筋,所述控制线按功能不同分别布置在所述的各条小通道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后壳板上具有至少四个卡子,所述底座支架上与所述卡子位置相应处具有卡孔,所述底座支架与所述底座后壳板通过所述的卡孔和卡子卡接连接和定位。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所述底座后壳板上还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底座支架上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应处具有螺纹孔,穿过所述通孔在所述螺纹孔中安装有固定螺钉,所述底座支架与所述底座后壳板通过所述的固定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电源供应器、信号处理电路板、外接端子、扬声器、机身按键等功能模块布置到整机底座中,能够很方便的实现整机的超薄制造要求,而且生产成本比采用减少屏厚度或减少各功能模块厚度来实现整机超薄制造要求要低得多,同时底座属于平板电视机的用于支撑机身的部件,这样就不需要再在机身外单独设置一个用于布置各种功能模块的主机结构,从而使整个平板电视机的结构仍然十分简单,也有利于消费者在室内的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平板电视机的布置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平板电视机的布置结构的隐藏通道布线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平板电视机的布置结构的底座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机身1、底座2、底座脖子3、底座支架4、小通道41、加强分隔筋42、卡孔43、螺纹孔44、底座后壳板5、卡子51、通孔52、底座上盖板6、底座下壳体7、电源供应器8、信号处理电路板9、外接端子10、机身按键11、扬声器12、控制线13、固定螺钉1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8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