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8921.5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0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叶身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悬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不断地增多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整车的设计成本预算要求也越来越低,可是人们对整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低成本高性能轿车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为了达到良好的NVH值(即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发动机悬置件的布置往往采用的是四点式布置,即采用前悬置件、后悬置件、左悬置件及右悬置件,这样其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较低且具有良好NVH值的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橡胶衬套及小橡胶衬套,大橡胶衬套与小橡胶衬套之间通过焊接支架相连,其中:
大橡胶衬套包括金属外管,在金属外管内设有减振橡胶,金属内管设于减振橡胶的中部;
小橡胶衬套包括金属内管,在金属内管外套有减振橡胶;
焊接支架包括大焊接外管及小焊接外管,大焊接外管及小焊接外管分别套在金属外管及减振橡胶外,在大焊接外管与小焊接外管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能够实现原四点式布置中前悬置件及后悬置件的功能,即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悬置件后,发动机悬置件的布置可以采用三点式布置,从而在节省前悬置件的同时,又不影响NVH值。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降低了整车的设计成本;2、模拟了人体四肢关节的柔性转向和双向转向功能,提高整车舒适性;3、方向盘及座椅各项振动加速度值小于0.3G,减少了动力总成的振动向车厢内传递;4、产品的径向、轴向、扭转方向上的动、静刚度值都在设计标准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包括大橡胶衬套及小橡胶衬套,大橡胶衬套与小橡胶衬套之间通过焊接支架相连,其中:
大橡胶衬套包括金属外管6,在金属外管6内设有减振橡胶7,金属内管8设于减振橡胶7的中部;金属外管6、减振橡胶7及金属内管8经过注橡机的硫化作用使之连接在一起。
小橡胶衬套包括金属内管1,在金属内管1外套有减振橡胶2;金属内管1及减振橡胶2经过注橡机的硫化作用使之连接在一起。
焊接支架包括大焊接外管5及小焊接外管3,大焊接外管5及小焊接外管3分别套在金属外管6及减振橡胶2外,在大焊接外管5与小焊接外管3之间通过连接支架4相连。大焊接外管5、小焊接外管3及连接支架4之间相互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经过组装将大橡胶衬套压装在焊接支架中,这个过程是靠大橡胶衬套的金属外管6与焊接支架的大焊接外管5之间的过盈配合安装在一起、之后再将小橡胶衬套也压装在焊接支架中,这个过程是由小橡胶衬套的减振橡胶2与小焊接外管3过盈配合安装在一起、两个橡胶衬套支架看焊接支架中的连接支架4连接在一起。组装合格的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安装在车身和动力总成之间,小橡胶衬套的金属内管1与汽车的车身连接、大橡胶衬套的金属内管8与汽车动力总成连接。在汽车启动或是颠簸路况时,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靠大橡胶衬套中的减振橡胶7扭转作用与小橡胶衬套中的减振橡胶2扭转作用,很好地减轻由汽车动力总成所产生的振动,该振动会传递到汽车车身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8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冲击钻上的传动齿轮
- 下一篇:一种带调整器的列车制动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