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硫用生石灰活性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8934.2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9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许月阳;管一明;薛建明;李忠华;王小明;王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B01D53/81;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生石灰 活性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为脱硫吸收剂生石灰的活性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厂、炼钢等企业为使排放烟气的含硫量达标,广泛应用以生石灰作为吸收剂的干法脱硫工艺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以降低燃煤排放烟气的含硫量。作为吸收剂的生石灰,其活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烟气脱硫效率,是鉴定生石灰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必须对生石灰进行活性检测,以选用高活性的生石灰作为吸收剂。
目前尚无专用的生石灰活性测定设备,脱硫企业多采用传统的建筑石灰分析方法,操作麻烦,操作难以规范化,操作者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误差大、分析结果准确性差,难以获得公正客观的活性数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用生石灰活性测定装置,以能方便准确地测定作为干法烟气脱硫吸收剂的生石灰活性。
本实用新型生石灰活性测定装置包括绝热反应器、密封绝热盖、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
绝热反应器是含有夹层的容器,夹层内抽真空或填充有绝热材料。
密封绝热盖设有加料口和绝热塞,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均通过密封绝热盖插入绝热反应器内。
电动搅拌器设有电机调速开关和转速显示器,电机调速开关和转速显示器安装在一个控制板上。
所说的绝热反应器是含有夹层的容器,夹层内抽真空或填充有绝热材料。
所说的温度计是热电阻温度计,所说控制板装有温度数字显示器。
绝热反应器是含有夹层的透明容器,夹层内抽真空,所说的温度计可以是水银温度计,也可以是热电阻温度计,后者需在控制板上装有温度数字显示器。
本测定装置还设有包括底台和可升降夹具的铁架台,上述绝热反应器置于底台上,电动搅拌器由可升降夹具夹接定位。
本测定装置通过一定量的水和生石灰在绝热反应器内搅拌产生反应,反应产生的热量使物料温度持续升高,由温度计获取物料的初始温度To和最高温度Tmax,记录反应所需时间t,用以下公式计算:A=(Tmax-To)/t;A即为生石灰的活性数值。本装置检测操作简单,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测量数据准确,为烟气脱硫工艺选择高活性的生石灰作为吸收剂提供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生石灰活性测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架台,1-1、底台、1-2、夹具;2、绝热反应器; 3、橡胶绝热盖;4、加料口及绝热塞;5、温度计;6、垫板; 7、控制板; 8、温度显示器,9、搅拌器;10、搅拌器调速显示器;11、搅拌器调速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测定装置的结构及生石灰的测定方法。
如图1,绝热反应器2是双层玻璃容器,玻璃夹层内抽真空。密封绝热盖3设有加料口和绝热塞4,电动搅拌器9和温度计5均通过密封绝热盖3插入绝热反应器2内。上述绝热反应器2放置在铁架台1的底台1-2上,其底部垫有垫板6;电动搅拌器9由可升降的夹具1-1夹接定位。温度计5是热电阻温度计,控制板7上装有温度显示器8和电动搅拌器1的调速开关11、转速显示器10。图1实施例中,因绝热反应器是玻璃容器,温度计5也可以采用水银温度计,此时可透过反应器直接读取水银温度计的温度值,无需显示器8。
生石灰活性测定方法如下:
实验室恒温20℃,将恒温至20±0.5℃的蒸馏水或去离子600ml注入绝热容器2中。开动搅拌器9,以300±50r/min的速度旋转。立即加入生石灰样品150.0g水中,开始计时,每间隔20秒记录一次温度数据(间隔时间可根据情况而定)。连续读数,直至三个相邻读数的温度变化小于0.5℃时,结束计时。取最后相邻三个读数的第一个读数时间为t,此时的温度为Tmax。以To为20℃,代入公式A=(Tmax-To)/t中,计算得A ,重复平行试验三次,取A的平均值即为生石灰的活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8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