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牛幼虫防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8984.0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0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保林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王好勤 |
地址: | 45648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牛 幼虫 防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虫害防治机械,进一步是用于防治树木驻虫的天牛幼虫防治器。
背景技术
蛀干害虫有4类,天牛类、吉丁虫类、梨茎蜂、葡萄透翅蛾。以天牛类危害最为严重。天牛害虫有好几种,但主要有桑天牛、星天牛、苹果枝天牛、桃红颈天牛等,这些幼虫蛀入树木枝干中,轻者致使树木落叶、枝干折断,木材或水果质量下降,重则整株死亡。它们危害苹果、梨、李、杏树、桃树等果树,还危害用材林,如毛白杨、柳树等。其危害的过程是,成虫在枝干的某个部位用嘴咬破树皮,把卵产在咬破的树皮里,卵在树皮的逐渐变成幼虫,幼虫蛀食枝干为主,一般蛀入木质部或髓部。受害枝干上每隔一定距离有一排粪孔,由上向下排粪孔间距越来越远,虫道长度可达2米以上。初孵化的幼龄幼虫排出的粪便为红褐色细绳状,老熟幼虫排出的粪便呈粗大的锯末状。受害轻时影响树势,严重时枝干与风折断或枯朽,甚至全株死亡。
实践证明,防治幼虫危害一般树高在2米以下部分的天牛幼虫好防治,而树高在2米以上就很难防治了。一般要用梯子,这样登高操作,一则不方便,二则效率低,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牛幼虫防治器,该工具制作简单、轻便、实用,可防治树木的枝干较高处的天牛害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天牛幼虫防治器,其特征在于:药箱下部通过软管连接把手,把手上设有开关,把手上依次连接有若干节喷杆,最上端的喷杆连接喷头。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喷头可以选择喷头呈细长状的一般喷头,也可以选择按压式出液喷头,其喷头呈细长状,可深入虫穴内,头部为一为弹簧所顶的触压小球,压下小球,喷头被打开,药液流出,放松小球,小球被弹回喷头被关闭;喷头与喷杆间的夹角可选择为100-120度;喷头长5-18厘米,优选8-15厘米。
喷杆分为3-6节,每节0.5-1米;各节喷杆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伸缩式结构,即前节套于后节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工具制作简单、轻便、实用,站在地面操作,即可防治树木的枝干较高处的天牛害虫。省力、省时、省药,简便易行,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喷头,2为喷杆,3为开关,4为把手,5为药箱,6为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药箱5下部通过软管6连接把手4,把手4上设有开关3,把手4连接有多个喷杆2,喷杆2一般用能够伸缩的铝合金管或不锈钢管制作,可分为3-6节,每节0.5-1米,各节之间固定连接,也可采用伸缩式结构,即各节间可套接,需要时根据操作位置的高度拔出,最上端的喷杆2连接喷头1,喷头1的结构采用按压式出液喷头,其喷头呈细长状,可深入虫穴内,头部为一为弹簧所顶的触压小球,压下小球,喷头被打开,药液流出,放松小球,小球被弹回喷头被关闭;喷头与喷杆间的夹角为100-120度;喷头长12厘米。
具体制作方法:
材料:铝合金管或不锈钢管若干节,各节之间所用的皮垫若干个,螺丝若干个;(另一种方法:底部一节的铝合金管粗与喷雾器的开关把手一样,前一节略小于后一节,恰好能够套进后一节,各节以此类推)。按压式出液喷头一个(呈100度的拐弯喷头),空气压缩喷洒器或喷雾器一个。
组装:各节管之间用皮垫垫上,然后用螺丝套管压紧,保证不滴药液,长度根据树木的高度进行设定。在最上端的喷杆的前端拧上按压式出液喷头,下端与喷雾器的开关把手之间用皮垫垫好,然后拧紧。如果采用伸缩铝合金管组装的,和上面的组装方法基本一样,所需长度根据情况而定。
用法:工具制作后,把药剂按比例放入喷雾器,然后把喷雾器的开关打开,然后看到虫孔,将按压式出液喷头对准虫孔插进、按好,药就会自动流到虫孔,等药液从虫孔流出时,把喷头拿开,药液也自动关闭,幼虫接触药剂后被杀死。用药5—7天后,对已用药的每个地方,都要检查一遍。检查方法很简单,发现有树下边有新的虫屎,说明树木上的蛀干害虫没有死净;先找到树木没有毒死害虫的虫孔,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补施用药,从而达到百之百的防治效果。
这种方法能够省力、省时、省药,简便易行,便于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保林,未经刘保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8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