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式小型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9667.0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5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吉虎 |
主分类号: | A01D41/08 | 分类号: | A01D41/08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唐德林 |
地址: | 650033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联合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割机,尤其是一种船式小型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收割机有很多种类,如便携式、手扶式、立式以及卧式等,基本能满足各种环境下的收割需要,但是这些收割机在工作时,大都是先把农作物的秸秆从底部割断,再用滚筒把秸秆上的谷粒类粮食脱离、收集,由于滚筒高速转速,少部分谷粒会裹在秸秆中,脱粒不完全,浪费粮食。并且这些收割机大部分都是通过履带行走,对地形要求较高,在梯田或水田中不能有效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现在收割机先割断后脱粒,使得脱粒不完全,造成粮食浪费,且对地形要求高,不能在梯田或水田中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脱粒完全、能适应各种地形的的船式小型联合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船式小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割机机体上设置分禾架、传送链、割刀、脱粒滚筒、漏网以及托盘漏斗,分禾架设置在收割机前下部;脱粒滚筒水平设置在收割机中部;传送链呈L型,一端设置在分禾架后面,脱粒滚筒的下方,另一端设置在收割机侧部;割刀设置在脱粒滚筒下方;漏网呈L型,包裹在脱粒滚筒下部及后部,漏网下部与传送链之间设置托盘漏斗,收集谷粒。
所述的分禾架呈三角形,最少为两个,相邻分禾架之间设置有进料口,分禾架底角设置分离片,分离片中间用弹簧与分禾架底边连接,用于分离秸秆。
所述的收割机侧壁上设置压轮,通过压轮把传送链送来的秸秆挤压,减小秸秆体积,便于整理稻田。
所述的托盘漏斗出口处设置收集箱。
所述的收割机底部设置底板,收割机在水田内工作时,通过底板漂浮在水面上,减轻对松软泥土的压力;收割机底板后部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行动轮,提供收割机动力,还方便收割机转向操作。
所述的收集箱内设置自动装袋设备,自动装袋设备内部设置螺旋扇叶,把收集箱内谷粒通过螺旋扇叶升起放入收集袋内。
所述的收割机机体上设置罩壳,使谷粒脱粒时更容易集中,避免外溅,还能保护收割机各部件,提高收割机使用寿命。
使用时,分禾架将农作物秸秆均匀分开,秸秆分别从相邻的两个分禾架之间的进料口进入,使秸秆上的谷粒与高速旋转的脱离滚筒接触,在滚筒作用下脱粒,谷粒被漏网过滤后进入收集箱内,秸秆及碎叶落在漏网表面被网眼挡住,避免其进入收集箱。谷物脱粒后的秸秆受到脱粒滚筒的推力向前倾斜,此时分离片与传送链将秸秆夹住,设置在脱粒滚筒下部的割刀与秸秆根部接触,将秸秆从根部割断倒在传送链上,由传送链输送到收割机侧部,经过压轮挤压,减小秸秆体积,便于整理稻田。收集箱内设置自动装袋设备,提高了谷粒的装袋效率,实现收割、装袋一体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船式小型联合收割机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地形适用性强,不局限与梯田、平地、田块大小或是泥土深浅、软硬,采用先脱粒、后割断的收集方式,有效的减少了因谷粒与秸秆互相包裹而造成的粮食损失,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而且收割机体积小,便于拆装、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分禾架1,分离片2,传送链3,压轮4,脱粒滚筒5,漏网6,收集箱7,托盘漏斗8,割刀9,行动轮10,进料口11,自动装袋设备12,弹簧13,底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吉虎,未经刘吉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9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甘蔗收割机的动力装置
- 下一篇:折叠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