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间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0536.4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0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杜一庆;邓强;王英;胡双双;罗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间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适用于各种密闭或者半密闭车间。
背景技术
工业企业固体物料的运输、贮存和加工过程有时因为破碎和分离等工艺要求而产生扬尘,为了避免粉尘外泄,将车间设计成密闭或者半密闭形式。为了控制车间的岗位粉尘浓度,一般采用喷雾降尘,而对含水率要求严格的场合,喷雾降尘方式并不适合。而采用单纯的顶吸和侧吸的布袋除尘方式,车间内部气流组织困难,在保证除尘效果同时,必须加大除尘系统的风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车间除尘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保证除尘风量的同时,使粉尘不会在车间内部四处扩散,有效降低了岗位粉尘浓度,保证了除尘效果,同时实现了粉尘的零排放。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间除尘装置,包括车间,所述车间固体物料扬尘点两侧安装有吸尘罩和吹风槽,所述吸尘罩和除尘器相连,所述除尘器同时和灰仓以及风机相连,所述灰仓通过输灰装置和车间相连,所述风机和吹风槽相连。
优选地,所述车间为封闭或者半封闭车间。
优选地,所述吹风槽的形状为扁平形。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槽的槽口面积小于吸尘罩的入口面积。
更进一步地,所述吹风槽的出口速度高于吸尘罩的入口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捕集的粉尘经过灰仓和输灰装置加湿后返回车间。
优选地,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控制密闭或者半密闭车间内部岗位浓度的同时实现零排放,在密闭或者半密闭车间车的扬尘点附近合理设置吹风槽和吸尘罩,吹风槽设计成扁平状,出口气流速度比吸尘罩入口速度高,可以在车间内部合理组织空气流动,空气流动携带扬尘点粉尘进入吸尘罩,使粉尘不会在车间内部四处扩散,有效降低岗位粉尘浓度。同时该除尘装置不设烟囱,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的空气经风机和吹风槽返回车间内,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经灰仓和输灰装置直接返回至车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密闭车间1内有固体物料扬尘点2,在固体物料扬尘点2两侧附近安装有吸尘罩3和吹风槽4。含粉尘的空气通过吸尘罩3进入布袋除尘器5除尘,然后进入风机6。风机6出口不设烟囱,风机6直接吹风槽4连接。布袋除尘器5捕集的粉尘进入灰仓7,并通过输灰系统8,直接或者加湿后返回密闭车间1内。
本装置运行时,在密闭车间1内固体物料扬尘点2两侧合理布置了吸尘罩3和吹风槽4,吹风槽4为扁平状,吹风槽4的槽口面积比吸尘罩3的入口面积小,吹风槽4出口速度高于吸尘罩3入口速度。这样能有效组织固体物料扬尘点2上方的气流,使空气从吹风槽4向吸尘罩3方向流动,固体物料扬尘点2产生的粉尘进入布袋除尘器5,经过除尘后的空气,粉尘浓度<30mg/Nm3,不向外环境排出,而是经风机6和吹风槽4送回密闭车间1。布袋除尘器5捕集的粉尘通过灰仓7和输灰装置8返回密闭车间1内,这样不仅能有效降低除尘系统的风量,降低车间岗位浓度,而且实现除尘系统绝对的零排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密闭车间1为半密闭车间。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0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用冷却箱
- 下一篇: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