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拌系统的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0597.0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武辉;韩德刚;张红明;张仰平;王川申;章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187 | 分类号: | C03B5/18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系统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专用设备,属于玻璃生产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搅拌系统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玻璃液垂直搅拌器是对熔融玻璃液进行强制均化的专用设备,通过搅拌叶的机械搅拌来消除或降低自然均化不能克服的缺陷,保证进入成型区玻璃液的热均匀性和化学均匀性,从而生产出光学性能和表面质量优良的浮法玻璃。研究表明各垂直搅拌器搅拌叶片的旋转速度、旋转方向和相位角(尤其是相邻搅拌叶片的转速、转向和相位角)是影响搅拌效果的主要因素,搅拌速度过慢,均化作用不明显;搅拌速度过快,容易在搅拌器下形成结块,反而影响均化效果。但目前在搅拌叶片相位角方面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导致各生产厂家不能针对不同的生产工艺对垂直搅拌器的搅拌系统做不同改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系统的传动机构,使垂直搅拌系统能更好地适应各种浮法玻璃的生产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搅拌系统的传动机构,包括计算机、电动机、爪式离合器、变频器、传感器、触发器、保护及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
a、利用计算机控制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信号输入端连接变频调速器组信号输入端,变频调速器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动机信号输入端,电动机信号输出端连接爪式离合器信号输入端,爪式离合器信号输出端连接触发器信号输入端,触发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接近传感器信号输入端,接近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可编控制器PLC另一信号输入端。
b、所述传动结构为爪式离合器(7)设在支架(8)上,爪式离合器上部中央设有直联减速器(6),直联减速器上部中央设有电动机(4),在电动机右侧的中心位置设有变频调速器组(5)或变频调速器,在爪式离合器的外圆面中心位置设有触发器(2),在触发器的右侧中心位置设有接近传感器(1)。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上设有连接保护及报警电路。爪式离合器上输出端设有信号线连接扭矩传感器信号输入端,扭距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又一信号输入端。所述的电动机设有变频调速器(5),对电动机进行无极调速,并能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旋转。所述的触发器安装在爪式离合器上,并设有一沿爪式离合器径向的矩形薄片,用于触发接近传感器,该矩形薄片与搅拌叶片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接近传感器(1)测量距离能覆盖到触发器的矩形薄片,响应频率满足搅拌叶片的最高转速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采用接近传感器配合触发器而不是更昂贵的编码器,安装在与搅拌叶片同一平面内,不影响垂直搅拌器自身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传动结构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测量控制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卡脖内搅拌叶片布置图;
参照图1,1为接近传感器、2为触发器、4为电机、5为变频调速器组、6为直联减速器、7为爪式离合器、8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环境是浮法的熔窑卡脖处(10),见图3。初始时,六个搅拌叶片(9)呈交错90°布置在窑炉卡脖(10)处,工作时相邻搅拌叶片(9)转向相反,相位差保持不变,保证进入成型区的玻璃液都能经过搅拌器的搅拌均化。如图1、2所示:接近传感器(1)安装在支架(8)上,触发器(2)固定在爪式离合器(7)上,带变频调速器(5)的电动机(4)和直联减速器(6)并通过爪式离合器(7)带动搅拌叶片(9)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0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驱动液压举升系统高海拔模拟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