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雷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0730.2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连军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H05F3/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高之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雷辅助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防雷套管。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0610036410.7的“一种防雷套管及其生产工艺”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防雷套管其生产工艺,该专利中描述的防雷套管未确定套管长度,当长度过长时其生产难度较大,往往需要二次浇铸才能完成,费时费力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当长度较小时在使用中未能确定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开口对应,会导致开口偏离达不到预计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雷套管,长度较短易于生产,且设有定位标示线可确保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准确对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雷套管,具有圆管形套管本体,套管本体由内绝缘层、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和外绝缘层构成,电磁吸收金属层弧度大于180度小于360度成“C”形且在端头成螺纹状,另外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还有纵向、平行开口,所述套管包括长度为1-6米中某定尺的主管和长度为10-50厘米间某定尺的连接器,主管一端和连接器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且两管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在螺栓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全面、紧密的连接,所述主管和连接器端头对应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纵向开口处设有定位标示线。
更优的,所述连接器两端的内绝缘层凸出且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形成外螺纹,主管两端的外绝缘层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形成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更优的,所述主管和连接器的管体横截面都为同心圆。
更优的,所述定位标示线设于外绝缘层外表面,为纵向且所在直线与位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的两纵向开口边夹角的平分线垂直相交。
更优的,所述连接器为直线形或拐角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是:圆管形套管主管长度较短仅为1-6米,不会因管体过长增加生产难度,易于生产,且套管连接处设有定位标示线可确保主管与连接器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准确对应,确保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雷套管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雷套管主管管体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雷套管连接器管体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雷套管连接器剖面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雷套管主管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雷套管连接关系剖面示意图。
图中:
1.主管 2.连接器 3.定位标示线 4.外绝缘层
5.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 6.内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防雷套管,具有圆管形套管本体,套管本体由内绝缘层6、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和外绝缘层4构成,电磁吸收金属层弧度大于180度小于360度成“C”形且在端头成螺纹状,另外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还有纵向、平行开口,套管包括长度为1-6 米中某定尺的主管1和长度为10-50厘米间某定尺的连接器2,连接器2最好是两端螺纹长度及外螺纹长度均为5厘米,主管1的一端和连接器2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且两管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在螺栓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使金属层全面、紧密的C-C连接,确保金属层连接有效性和可靠性,主管1和连接器2的端头对应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纵向开口处设有定位标示线3,连接器2两端的内绝缘层6凸出且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形成外螺纹,主管1两端的外绝缘层4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形成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主管1和连接器2的管体横截面都为同心圆,定位标示线3设于外绝缘层外表面,为纵向且所在直线与位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的两纵向开口边的夹角的平分线垂直相交,定位标示线3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相对位置确定有利于确保主管1与连接器2间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的定位连接,连接器2为直线形或拐角形。圆管形套管主管1的长度较短仅为1-6米,不会因管体过长增加生产难度,易于生产,且套管连接处设有定位标示线3可确保主管1与连接器2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准确对应,使套管中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两开口边大略成两条平行直线,且开口向墙壁外侧,确保使用效果,主管1与连接器2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紧密连接,确保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5间联系,当雷电通过时产生的感应电流及时有效的传导到地下,而套管接地端深入地下0.6米以下能有效防止地电反击现象,另外主管1两端为内螺纹状,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运输中因碰坏端头螺纹所带来的损失。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连军,未经李连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0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提示功能的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计量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