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式电镀引线框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0915.3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9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谢艳;朱贵节;操瑞林;黄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康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引线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特别是一种适宜在三极管上使用的点式电镀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是制作生产半导体元件的基本部件,还需要在其表面大部分地方电镀金属层,再利用树脂塑封芯片固定成一整体的半导体元件。
现有的三极管TO-92DT框架如图3所示,其电镀采用条状电镀方式,电镀区域覆盖了芯片部1和小焊点2的全部区域。电镀成本高,且电镀排放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大。另外,由于框架上还需要电镀金属层及用塑封料封装,而引线框架、电镀层、塑封料分别由不同的材料制作,各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热膨胀系数都不相同,尤其电镀层与塑封料的结合力不理想,使得引线框架与塑封料的结合和密封强度降低,从而影响了引线框架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点式电镀引线框架,既能在满足原有封装要求的同时,又增强引线框架与塑封料间的结合力和密封强度,并降低电镀成本和减少电镀排放时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点式电镀引线框架,所述引线框架包括由芯片部、小焊点、中间管脚、侧管脚构成的主体及覆盖在主体上的电镀层,所述电镀层覆盖在所述两侧管脚上端的小焊点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点式电镀引线框架,采用点电镀方式,根据装芯片和焊接连接线的需要,其电镀区域仅覆盖小焊点的面积,减小了电镀区域面积,相对就增强了引线框架与塑封料的结合和密封强度,既满足封装要求又大面积减少了电镀层,减少金属镀层材料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电镀时带来的有害物质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点式电镀引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现有技术结构及电镀层覆盖示意图。
其中:
芯片部1、小焊点2、连杆3、中间管脚4、侧管脚5、轨道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点式电镀引线框架,包括由芯片部1、小焊点2、中间管脚4、侧管脚5构成的主体及覆盖在主体上的电镀层,所述的电镀层覆盖在两侧管脚5上端的小焊点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康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康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0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式电镀三极管引线框架
- 下一篇:用于单断点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