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铣母锥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0996.7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根旺;何海星;周琳;边文辉;龙辉;武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8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铣母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易塌地层管状落物打捞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套铣母锥。
背景技术
根据SY/T 5114-2008《打捞公锥及母锥》标准的要求。管状落物外壁造扣打捞落物需要母锥,在易塌地层,下母锥可能遇阻,落物可能被埋,使用标准母锥达不到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铣母锥,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在易塌地层采用标准母锥不易打捞管状落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套铣母锥,包括母锥体和铣鞋;铣鞋的上部内侧与母锥体的下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母锥体内有能使管状落物进入的造扣腔,在造扣腔的内壁上有造扣螺纹,在铣鞋的下端有铣齿。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母锥体的下部外侧与铣鞋的上部内侧可通过连接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连接螺纹可为左旋向螺纹或右旋向螺纹。
上述铣齿可采用平底型。
上述铣齿可采用锯齿型。
上述造扣螺纹可采用与连接螺纹相同旋向的左旋向螺纹或右旋向螺纹。
上述铣齿的旋向可采用与连接螺纹相同的旋向。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母锥体与铣鞋配合使用,在易塌地层便于母锥体下钻,母锥体容易套住管状落物,因此管状落物打捞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母锥体,2为铣鞋,3为造扣腔,4为造扣螺纹,5为铣齿,6为连接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套铣母锥包括母锥体1和铣鞋2;铣鞋2的上部内侧与母锥体1的下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母锥体1内有能使管状落物进入的造扣腔3,在造扣腔3的内壁上有造扣螺纹4,在铣鞋2的下端有铣齿5。这样,工作时铣鞋2能在管状落物附近套铣,然后母锥体1对管状落物进行造扣,因此提高了管状落物的打捞成功率。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套铣母锥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母锥体1的下部外侧与铣鞋2的上部内侧通过连接螺纹6固定安装在一起。
如附图1所示,根据管状落物的旋向,连接螺纹6为左旋向螺纹或右旋向螺纹。
如附图1所示,根据管状落物的形状,铣齿5采用平底型铣齿。
如附图1所示,根据管状落物的形状,铣齿5采用锯齿型铣齿。
如附图1所示,根据实际需要,造扣螺纹4采用与连接螺纹6相同旋向的左旋向螺纹或右旋向螺纹。
如附图1所示,根据实际需要,铣齿5的旋向采用与连接螺纹6相同的旋向。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09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