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振消音复合空气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1206.7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7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莫莲;盛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达盛隔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8 | 分类号: | F16F1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音 复合 空气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弹簧,尤其是涉及一种振动磨机用减振消音复合空气弹簧。
背景技术
振动磨机是冶金、矿山、建材、磨料等行业重要的生产设备,其工作时由振动电机通过挠性联轴器和万向联轴器带动激振器轴旋转,筒体内充填研磨介质和待磨物料。筒体内的介质和物料在筒内翻转,相互撞击,物料得以粉碎。但在物料粉碎的同时,由于物料和介质的相互撞击,产生了巨大的振动和噪音,严重地影响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是一种健康的“无形杀手”。目前使用的空气弹簧因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采取措施,做好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保护是所属技术领域科研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减振消音复合空气弹簧,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且安装简单,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振动磨机在使用时振动大和噪音高的问题,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承压能力强,减振消音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振消音复合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承重圈和下承重圈,以及固定连接在上承重圈与下承重圈之间的骨架管,所述骨架管包括外层骨架和设置在所述外层骨架内部的内层骨架,所述骨架管呈葫芦状,所述骨架管中部外侧设置有钢丝圈,所述外层骨架与内层骨架之间且位于钢丝圈上部位置处填充有耐屈挠橡胶,所述外层骨架与内层骨架之间且位于钢丝圈下部位置处填充有密封橡胶,所述骨架管下部中心设置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下部穿过下承重圈的中心。
上述的减振消音复合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由管道和与管道上端固定连接的共鸣器组成,所述共鸣器位于骨架管下部中心,所述管道穿过下承重圈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且安装简单,该空气弹簧包括上承重圈和下承重圈,以及固定连接在上承重圈与下承重圈之间的骨架管,骨架管包括外层骨架和设置在外层骨架内部的内层骨架,骨架管中部外侧设置有钢丝圈,外层骨架与内层骨架之间且位于钢丝圈上部位置处填充有耐屈挠橡胶,外层骨架与内层骨架之间且位于钢丝圈下部位置处填充有密封橡胶,骨架管下部中心设置有消音器。
2、该空气弹簧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振动磨机在使用时振动大和噪音高的问题,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承压能力强,减振消音效果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承重圈; 2-下承重圈; 3-骨架管;
4-耐屈挠橡胶; 5-密封橡胶; 6-钢丝圈;
7-管道; 8-共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减振消音复合空气弹簧,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承重圈1和下承重圈2,以及固定连接在上承重圈1与下承重圈2之间的骨架管3,所述骨架管3包括外层骨架和设置在所述外层骨架内部的内层骨架,所述骨架管3呈葫芦状,所述骨架管3中部外侧设置有钢丝圈6,所述外层骨架与内层骨架之间且位于钢丝圈6上部位置处填充有耐屈挠橡胶4,所述外层骨架与内层骨架之间且位于钢丝圈6下部位置处填充有密封橡胶5,所述骨架管3下部中心设置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下部穿过下承重圈2的中心。
如图1所示,所述消音器由管道7和与管道7上端固定连接的共鸣器8组成,所述共鸣器8位于骨架管3下部中心,所述管道7穿过下承重圈2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耐屈挠橡胶4为天然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苯橡胶和黏土的混合物,且耐耐屈挠橡胶4的耐屈挠疲劳性能随黏土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密封橡胶5为天然橡胶、丁基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的混合物。
使用时,将该空气弹簧安装在振动磨机的底座上,则振动噪音经上承重圈1后集中到消音器周围,由消音器进行消除,达到消除噪音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空气弹簧消除了振动磨机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振动磨机在使用时振动大和噪音高的问题,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且承压能力强,减振消音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达盛隔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达盛隔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12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角带轮
- 下一篇:无石棉摩擦材料增强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