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衡压衡流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1263.5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0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林;李滨;徐永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H02J7/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衡压衡流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特别属于一种衡压衡流充电器。
技术背景
现有的SJFD-600发动机启动时需要电瓶为动力,而自带电瓶充电时需要专人看守,当发电机长时间不工作时,常因电瓶电力不足致使发电机无法启动,严重影响公司的经济活动。有时,因看守不力发生过充,又会引起电瓶过热,电解液外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衡压衡流充电的一种衡压衡流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衡压衡流充电器,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220V交流电,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接LM317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出端接电瓶,三端稳压器LM317的电压调节端接地。
所述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变压器T,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与开关K和熔断器F1串联,220V交流电接在熔断器F1、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一端上,所述的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接全波整流电路。
所述的全波整流电路通过熔断器F2接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入端,并通过晶振C1接地,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入端通过晶振C2接地,三端稳压器LM317的电压调节端分别接晶振C3和精调电阻RP2,晶振C3的另一端接地,精调电阻RP2与粗调电阻RP1相连,粗调电阻RP1接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出端,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的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出端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2的阴极、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滤波电容C5的一端以及电瓶的正极,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在三端稳压器LM317的电压调节端与晶振C3之间,续流二极管D1跨接在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入端和电阻R2上,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瓶的负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经过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并采取三端稳压器LM317稳压,当电瓶电压饱和时,充电电压稳定,电流也随着平稳;把电流限制在200mA便可长期充电,以弥补因电瓶长期不用时的自然消耗,保证电瓶电压始终处在饱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在图1中,1为电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衡压衡流充电器,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220V交流电,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接LM317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出端接电瓶1,三端稳压器LM317的电压调节端接地。所述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变压器T,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与开关K和熔断器F1串联,220V交流电接在熔断器F1、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一端上,所述的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接全波整流电路。
所述的全波整流电路通过熔断器F2接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入端,并通过晶振C1接地,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入端通过晶振C2接地,三端稳压器LM317的电压调节端分别接晶振C3和精调电阻RP2,晶振C3的另一端接地,精调电阻RP2与粗调电阻RP1相连,粗调电阻RP1接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出端,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的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出端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2的阴极、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滤波电容C5的一端以及电瓶1的正极,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在三端稳压器LM317的电压调节端与晶振C3之间,续流二极管D1跨接在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入端和电阻R2上,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瓶1的负极接地。
给充电器输入220V交流电源,经变压器T整流滤波输入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LM317的电压调节端经过粗调电阻RP1和精调电阻RP2改变其对地电位,由三端稳压器LM317的输出端输出电压,同时经过三极管Q和电阻R1作为高电压的泄放。当电瓶1电压饱和时,充电电压稳定,电流也随着平稳;把电流限制在200mA便可长期充电,以弥补因电瓶1长期不用时的自然消耗,保证电瓶1电压始终处在饱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1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恒压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节串联电池的充电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