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货汽车散热器支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2051.9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李豫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5517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货 汽车 散热器 支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货汽车散热器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带有中冷器的废气涡轮增压装置在载货汽车发动机上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载货汽车所使用的中冷器大多数都为风冷式的,必须将其安装在通风条件比较好的位置,一般是安装在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器之前。现有的散热器支承装置仅仅是支承散热器的装置,如果沿用该装置,就必须再增加一套中冷器支承装置,会造成两装置机构复杂,安装位置干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载货汽车散热器支承装置,它能克服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载货汽车散热器支承装置,其特征是由结构相同的左、右散热器支架组成,相互对称设置在散热器和中冷器两边的左、右散热器支架分别由一块直立的连接板、一块水平的底板和位于连接板与底板之间的三角形加强板组焊而成;中冷器位于左、右散热器支架之间并安装在前端,中冷器的左、右两侧支架板分别与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散热器位于左、右散热器支架之间并安装在后端,散热器的左、右两侧框架分别与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左、右散热器支架的底板分别与车架左纵梁和车架右纵梁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左、右两侧散热器支架的连接板分别通过螺栓与预埋焊接在散热器左、右两侧框架内的螺母连接,将散热器安装在左、右散热器支架之间的后端。
所述左、右两侧散热器支架的底板下面分别垫上缓冲橡胶垫后,再用螺栓、平垫圈及螺母与车架左纵梁和车架右纵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载货汽车散热器支承装置,左、右两侧各用一件散热器支架即可实现中冷器及散热器的安装,大大节约部件制造成本,并且连接可靠,拆装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带中冷器的载货汽车。缓冲橡胶垫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减缓车架传来的振动,避免中冷器、散热器及散热器支架因车架传来的振动而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K向视图,即左、右散热器支架与散热器、中冷器及车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即左散热器支架与散热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即左散热器支架与车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C-C剖视图,即左散热器支架与中冷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5中各标号为:1-车架,2-散热器,3-中冷器,4-连接板,5-M8×25螺栓,6-φ8平垫圈,7-φ8弹簧垫圈,8-M8螺母,9-三角形加强板,10-底板,11-M12×60螺栓,12-φ12平垫圈,13-M12螺母,14-缓冲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装置安装在用双点划线表示的车架1上,车架做透明状处理。这种散热器支承装置由结构相同的左、右散热器支架组成,这两个散热器支架对称设置于左、右两边,每个散热器支架由一块钢板制作的连接板4、一块钢板制作的底板10及三块钢板制作的三角形加强板9组焊而成,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连接板4前端加工有三个圆孔,左、右两侧的连接板4分别用三件M8×25螺栓5、φ8平垫圈6、φ8弹簧垫圈7及M8螺母8与中冷器3左、右两侧的支架板连接,将中冷器3安装在散热器左支架与散热器右支架前端。连接板4后端加工有四个圆孔,左、右两侧的连接板4分别用三件M8×25螺栓5、φ8平垫圈6及φ8弹簧垫圈7通过预埋焊接在散热器2左、右两侧框架内的M8螺母8与散热器2框架连接,将散热器2安装在散热器左支架与散热器右支架后端。底板10上加工有两个圆孔,左、右两侧的底板10下面分别垫上两件缓冲橡胶垫14后,用M12×60螺栓11、φ12平垫圈12及M12螺母13与车架1左纵梁及右纵梁连接,拧紧M12螺母13后,再装上一个同样的螺母,防止M12螺母13松动,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这种散热器支承装置,左、右两侧各用一件散热器支架即可实现中冷器及散热器的安装,大大节约部件制造成本,并且连接可靠,拆装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带中冷器的载货汽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