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2058.0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0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廖修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B28/00 | 分类号: | H03B28/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器 电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类,为提供一种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尤指一种可运用于驱动冷阴极管等负载端,用以产生弦波的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常用的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如附图1所示,该变压器(1)设有激磁感应的二组绕线线圈,由变压器一次侧线圈配合电感器(L1)、电容器(C1)及两个电子开关相接,电感器(L1)另一个端点接至一电源(Vin)及二次侧线圈与负载(LO1)端相接,以构成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
该变压器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由激磁感应产生电流及电压,所产生的弦波波形效率较差,且该一次侧与二次侧线圈圈数维持一定比例,相对成本较高,确有予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解决现有变压器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由激磁感应产生电流及电压,所产生的弦波波形效率较差,且相对成本较高的问题。其主要由电感器、电容器及电子开关,配合变压器不同的四组绕线(1-1/1-2/2-1/2-2)线圈可产生弦波型式的电压、电流驱动及起动负载端。
变压器1-1线圈的一个端点(5)与1-2线圈的一个端点相接,该接点再接至电感器的一个端点;变压器1-1线圈的另一个端点(6)与2-1线圈的一个端点及电容器的一个端点相接,该接点再接至第一电子开关;变压器1-2线圈的另一个端点(7)与2-2线圈的一个端点及电容器另一个端点相接,该接点再接至第二电子开关;变压器2-1线圈的另一个端点(8)接至负载的一端点;变压器2-2线圈的另一个端点(9)接至负载的另一个端点;电感器的另一个端点接至一电源,由上述以构成本实用新型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二次侧线圈迭在一次侧线圈上,可减少二次侧线圈圈数,降低成本,且二次侧线圈与一次侧线圈交迭绕,电路结构耦合良好效率高,可达到高能量传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与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图与本实用新型另一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图,其包括:电容器(C)、变压器(2)、电子开关(11,12)、负载(Lo)端,其中变压器(2)设有四组绕线(1-1/1-2/2-1/2-2),变压器1-1线圈的一个端点(5)与1-2线圈的一个端点相接,该接点再接至电感器的一个端点;变压器1-1线圈的另一个端点(6)与2-1线圈的一个端点及电容器(C)的一个端点相接,该接点再接至第一电子开关。
再者,变压器1-2线圈的另一个端点(7)与2-2线圈的一个端点及电容器(C)另一个端点相接,该接点再接至第二电子开关;变压器2-1线圈的另一个端点(8)接至负载(Lo)的一端点,而变压器2-2线圈的另一个端点(9)接至负载(Lo)的另一个端点;电感器(L)的另一个端点接至一电源(Vew),由上述以构成本实用新型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弦波产生器电路结构依需要可于变压器(3)中再增加一组绕线(3-1)(如附图3所示),并使用该绕线的讯号驱动此两个电子开关(11,12),以达到控制电子开关(11,12)的目的,且依需要可在电路结构的变压器(3)及负载(Lo)间串联一电容器(CO)以隔离直流成份,且亦可将电感器(L)结合在变压器(3)的内部而形成同一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光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