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生活垃圾的生态堆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2401.1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蔡兆琪;李兵;董志颖;朱建林;陈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9/04 | 分类号: | C05F9/04;C05F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生活 垃圾 生态 堆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堆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生活垃圾的生态堆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生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渐提高,对生活环境的卫生要求也大幅度提升。目前在国内垃圾处理行业中,原始生活垃圾经预处理后再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处理后一般直接用于堆肥,发酵的主要形式有露天式、密封式,露天式堆肥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生难闻的气味,会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密封式为发酵箱或发酵仓等,如专利号为ZL200420025022.5,名称为“垃圾发酵箱”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发酵箱体,该箱体包括顶盖、垫板、供风系统和喷淋系统。而专利号为ZL200620167412.5,名称为“好氧加温/厌氧发酵处理有机废弃物系统”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则公开了包括好氧堆肥装置,好氧堆肥装置内设有沼气池和沥液导流板,沥液导流板下为沥液收集装置,沥液收集装置通沥液收集池,沥液收集池上设有泵,泵上设有洗液导管直通沼气池,该系统是通过厌氧发酵产生的热量自加温,但在冬季时,由于处界气温较低,垃圾发酵降解速度很慢,发酵产生的热量常常会造成发酵箱在短时间内堆满现象,发酵箱冬天利用率下降,因此目前垃圾堆肥装置存在天冷时发酵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生活垃圾的生态堆肥装置,该装置在冬天能吸收太阳能的热量,提高垃圾发酵速度,使堆肥装置在冬天时利用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生活垃圾的生态堆肥装置,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包括侧壁、盖板、底板、进料门和出料门,所述底板上设有沥液槽,所述沥液槽下设有沥液发酵池,所述盖板为双层玻璃,所述盖板由左盖板和右盖板组成的人字型结构,所述左盖板上设有太阳能加热板或太阳能透光板,所述进料门设置在所述右盖板上。
所述左盖板与所述右盖板之间设有除臭塔,所述除臭塔内填充有除臭填料;所述除臭填料为活性炭和竹炭等,除臭塔可以使臭味不会逸出,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所述沥液发酵池上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设有淋液管,所述淋液管上设有喷淋头,所述淋液管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喷淋头位于所述盖板下;这样可以让生活垃圾的水份保持较好,生活垃圾发酵速度较快。
所述底板为右高左低的斜坡,所述沥液槽设置在所述底板的最低处;这样沥液收集较好,防止生活垃圾底层霉变。
所述进料门和所述出料门的边缘设有橡胶密封条;加以增强发酵时的密封性。
所述沥液发酵池上设有排液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有机生活垃圾的生态堆肥装置,包括发酵箱,发酵箱包括侧壁、盖板、底板、进料门和出料门,底板上设有沥液槽,沥液槽下设有沥液发酵池,盖板为双层玻璃,盖板由左盖板和右盖板组成的人字型结构,左盖板上设有太阳能加热板或太阳能透光板,进料门设置在右盖板上;这样太阳能加热板或太阳能透光板可以为发酵的生活垃圾提供热量,尤其是冬天天冷时,升高发酵箱内的温度,提高发酵降解速度,使堆肥装置在冬天时利用率较高;而太阳能加热板或太阳能透光板为绿色环保能源,无需其它加热方式的资源消耗,也不会产生其它加热方式的废物和废气等,因此本实用堆肥装置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有机生活垃圾的生态堆肥装置,包括发酵箱1,发酵箱1包括侧壁2、盖板3、底板4、进料门33和出料门21,进料门33和出料门21的边缘设有橡胶密封条(图中未显示),底板4为右高左低的斜坡,底板底板4的最低处设有沥液槽41,沥液槽41下设有沥液发酵池5,沥液发酵池5上设有排液阀51,盖板3为双层玻璃,盖板3由左盖板31和右盖板32组成的人字型结构,左盖板31上设有太阳能加热板6,进料门33设置在右盖板32上,左盖板31与右盖板32之间设有除臭塔7,除臭塔7内填充有除臭填料71,除臭填料71为活性炭或竹炭等,沥液发酵池5上设有水泵8,水泵8设有淋液管81,淋液管81上设有喷淋头82,淋液管81与盖板3固定连接,喷淋头82位于盖板3下。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村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太阳能加热板6由太阳能透光板替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