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个人急救包的安全帽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2447.3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5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蒋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澜 |
主分类号: | A42B1/24 | 分类号: | A42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个人 急救包 安全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帽,具体的涉及一种带有个人急救包的安全帽。
背景技术
当前,在许多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佩戴安全帽作为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写进了相关行业的安全工作规程中,作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以防为主”方针的一项具体的安全措施,已经得到普遍贯彻落实。在许多生产现场,佩戴安全帽随处可见,但是随身携带急救包却很少见到,而随着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进步,生产现场随身携带急救包必将逐渐被重视起来,因此往往需要操作人员在佩戴安全帽的同时随身携带个人急救包,以免不时之需。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个人急救包和安全帽有机结合起来的安全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个人急救包的安全帽,包括一安全帽壳体,所述安全帽壳体的内侧外边圈处设置有一帽箍,所述帽箍上连接有若干衬带从而构成安全帽的内衬,所述安全帽壳体与所述内衬之间设置有个人急救包。
进一步的,所述个人急救包包括若干个包体,所述的若干个包体相互连接构成与所述安全帽壳体内侧贴合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个人急救包内放置有急救物品,所述急救物品以负压状态叠置于包内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帽箍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个人急救包的帽箍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帽把安全生产现场不可缺少的两件东西,安全帽和急救包合二为一,组合成一个带有个人急救包的安全帽。其优点是急救包存放地点明确,找到了安全帽就找到了急救包,在一旦发生伤害事故的情况下,能迅速获得现场急救物品实行现场急救,减少意外伤害程度。所以,本实用新型作为一件双重功能的安全生产工器具,将更加显现其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地位。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个人急救包的安全帽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个人急救包的安全帽的个人急救包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安全帽壳体,2、帽箍,3、包体,4、衬带,5、个人急救包,6、帽箍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过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一种带有个人急救包的安全帽,包括一安全帽壳体1,所述安全帽壳体1的内侧外边圈处设置有一帽箍2,所述帽箍2上连接有若干衬带4从而构成安全帽的内衬,所述安全帽壳体1与所述内衬之间设置有个人急救包5。
参见图2所示,所述个人急救包5包括若干个包体3,所述的若干个包体3相互连接构成与所述安全帽壳体1内侧贴合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个人急救包5内放置有急救物品,所述急救物品以负压状态叠置于包内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帽箍2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个人急救包5的帽箍钩6。
优选的,个人急救包5内配置的急救物品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选配,通常有:止血带、医用绷带、三角巾、创可贴、医用胶带、别针、救生哨子、LED手电、口罩、医用手套、口对口呼吸罩、医用棉花,急救简易手册等物品。
进一步的,考虑到一旦受到重物击打,避免佩戴者头顶部位受到急救包内硬质物品伤害,急救包内硬质物品放置在靠近底部安全帽箍3附近,软质物品作为缓冲垫料放置在安全帽顶部区域。
进一步的,考虑到随身携带要尽可能减轻重量,急救包只提供为急救一个人所用的急救物品,急救物品力求合理简要又不失急救包必要的功能。
使用时,安全帽的佩戴与一般普通安全帽并无区别。个人急救包5的使用:首先拉去安全帽内的帽箍3和衬带4,随后直接用手指撕破包体3的外层透明膜,取出所需急救物品即可实施现场急救,使用极其简单、方便实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澜,未经蒋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架结构倒三轮躺骑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管束型电流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