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2453.9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7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谢若泽;徐艾民;何鹏;张方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B11/00 | 分类号: | F41B11/00;G01M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现 弹体 倾斜 撞击 模型 实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撞击过程的模型实验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各种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品从高处跌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跌落将可能直接造成产品外包装箱的变形和损坏,进而导致产品结构的损伤和功能的丧失。在产品外包装箱及产品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它们的抗跌落性能。
为考察结构的抗跌落性能,常采用将真实原型结构在跌落塔等实验设备上自由跌落的方式进行实验,但原型实验成本高、周期长,不宜大量进行,因此在跌落撞击条件下结构的响应可采用模型实验的方法进行。利用空气炮,将产品结构模型作为弹体发射,撞击预设的靶目标,可以模拟跌落撞击过程。在空气炮发射实验中,不带攻角的弹体对正靶或斜靶的撞击可以通过制作不同的靶板或改变靶架的安装角度较易做到,但带攻角的倾斜弹体对靶目标的撞击实验则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原型实验成本高、周期长,空气炮模型实验中带攻角的倾斜弹体对靶目标的撞击实验难以实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实验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带攻角的倾斜弹体对靶目标的撞击模型实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包括空气炮体、大口径空气炮管、弹体和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在靶板和大口径空气炮管之间设置有阻挡板;所述的大口径空气炮管中设置有弹托,弹托能够在大口径空气炮管内自由滑动,弹体倾斜放置于弹托中;阻挡板中部设置有水平脱壳槽,脱壳槽的宽度大于弹体的直径但小于空气炮管的口径;弹托为外径小于空气炮管口径的圆柱壳体,弹托的头部和尾部设置有环形凸台,在弹托的弹托壁上开有多个孔洞,弹托的头部为锥型,弹托的头部设置有倾斜角与弹体攻角一致的弹槽。
所述的弹托材料为轻质脆性材料胶木或泡沫塑料。
所述的弹托壁上的孔洞的形状为圆形、条形。
所述的弹体的形状为圆柱形、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包括阻挡板和一个控制弹体攻角的弹托,弹托由轻质脆性材料制作,主体为外径小于空气炮管口径的圆柱壳体,弹托头部和尾部有环形凸台,在弹托壁上多处开孔,头部加工为锥型,以减轻弹托质量,弹托头部按实验要求的弹体攻角加工有倾斜的弹槽。
所述的大口径空气炮管口径足够大,倾斜的模型弹体及弹托可以在炮管内自由滑动。
所述的阻挡板位于实验靶板和大口径空气炮管之间,中部开有水平脱壳槽,脱壳槽的宽度大于模型弹体的直径但小于空气炮管的口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可以方便地完成带攻角倾斜弹体的撞击实验,模拟产品或物体倾斜跌落的冲击过程,研究其冲击变形特征及内部损伤情况,为产品结构设计和安全防护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的实施例1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的实施例1中的弹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的实施例2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的实施例2中的弹托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的实施例2中的阻挡板示意图。
图中 1.空气炮体 2.大口径空气炮管 3.弹托 4.弹体 5.靶板 6.阻挡板 7.脱壳槽 8.环形凸台 9.弹托壁 10.孔洞 11.梯形截面环形凸台 12. 弹槽 13.无阻碍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的实施例1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的实施例1中的弹托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实现弹体倾斜撞击的模型实验系统,包括空气炮体1、大口径空气炮管2、弹体4和靶板5,其特点是:还包括一个保证弹体4正常出膛并控制弹体4攻角的弹托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置石板单板双向磨边装置
- 下一篇:离合器盘毂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