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用管状样品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2538.7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2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明;王树安;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7 | 分类号: | G01N21/6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辉光 放电 发射光谱 管状 样品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是一种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用管状样品的夹具。
背景技术
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主要用于测量平板样品的表面元素含量,但是由于辉光光谱仪结构上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测量金属管状样品。目前已有一种用于棒状样品的夹具,由于管状样品在棒状样品的夹具下应用时冷却效果极差,导致样品激发区域温度过高,不仅给夹具和仪器造成损害,还会使元素的测量结果产生很大的误差),因此棒状样品的夹具不能适用于管状样品。
经检索,有关辉光光谱用管状样品夹具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辉光光谱仪在夹具的协助下能直接测量管状样品的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用管状样品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用管状样品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由外壳、密封圈、夹具芯和弹簧组成;外壳为管状,具有内螺纹,一端密闭,另一端开口,在开口的横截面开有密封槽,密封圈放在密封槽内;夹具芯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具有外螺纹,其中一端具有可容纳管状样品的凹面;弹簧穿过夹具芯。
其附加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具的密封圈的外径为φ32mm,内径为φ27mm,密封圈高于外壳横截面的高度小于0.5mm。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使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在夹具的协助下,测量管径φ8mm-φ16mm的管状样品表面的元素含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外壳;2.内螺纹;3.密封槽;4.密封圈;5.夹具芯;6.弹簧;7.凹面;8.管状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包括外壳1、密封圈4、夹具芯5、弹簧6和凹面7。外壳1为管状,具有内螺纹2,一端密闭,另一端开口,在开口的横截面处开有密封槽3,密封圈4放置在密封槽3内;夹具芯5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具有外螺纹,其中一端具有可容纳管状样品的凹面7;弹簧6穿过夹具芯5。
使用时,将长度为15mm的管状样品8放入夹具芯块5的凹面7内,再将穿过夹具芯5的弹簧6的一端顶在管状样品8上,另一端顶在外壳1的密闭端,通过夹具芯块5的外螺纹与外壳1的内螺纹2配合,使夹具芯5慢慢旋入外壳1内,直至管状样品8的上表面与外壳1的横截面平齐,然后在外壳1横截面的密封槽3中放入密封圈4,密封圈的外径为φ32mm,内径为φ27mm,密封圈4高于外壳1横截面的高度小于0.5mm,然后将装好的管状样品8放在辉光光谱仪的电极上进行表面元素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接式快连接接线夹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及锂电池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