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90°宽频电桥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2975.9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9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杜龙飞;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威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90 宽频 电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雷达等微波技术领域中所使用的电桥,尤其指一种宽频90°定向电桥。
背景技术
电桥用于微波信号按特定比例分配或合成功率,是微波技术领域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一般以介质填充带状线电桥与空气腔带状线电桥为主。为了实现宽带或超宽带通信的应用,宽带带状线电桥多以多级平行耦合线级联方式出现。其中介质填充带状线电桥中的导带厚度在0.03mm左右,介质的介电常数在2.5~4.3,耦合线间隙很小,这种结构在承受功率、直通损耗的指标很难满足宽带应用,而且随着当带宽超过4倍频时,也不易实现。这样一方面会极大的限制其承受功率,另一方面会极大的增加直通损耗,所以不适合应用于大功率低损耗的场合。现有空腔带状线电桥中采用较厚的导带或者圆形跳变导体,其输入端和输出端多在同侧,不方便施工连接,虽然也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在对侧结构,比如采用不对称的三节设计,但此时电桥的装配程序复杂,生产效率很低,另外导带的拐弯处为切角过渡,导致器件的互调性能较低,两导带中间也没有采取固定会造成导带在腔体中的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90°宽频电桥。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90°宽频电桥,包括腔体、主导带和副导带,所述主、副导带两端反向折弯呈S状,所述主、副导带结构相同,所述腔体的两侧对应设有接口,所述主导带和副导带交错连接在所述腔体两侧接口上,所述主导带和副导带不在同一平面内,所述主、副导带为三节导带,所述主、副导带呈对称摆放,在所述导带尺寸跳变点上下的腔体内表面设有凸台。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设计中电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必须在同一侧,可以实现同进同出,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麻烦,安装方便,生产效率高,导带的折弯处采用圆角过渡,大大提高了元器件的互调性能,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图1中的A_A断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4图3的B_B断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腔体 2、主导带,3、副导带,4、凸台,5、接口,
5-1、第一接口,5-2、第二接口,5-3、第三接口,5-4,第四接口,
6、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5所示,包括腔体1,主导带2和副导带3,主导带2和副导带3为两个结构相同的导带,主、副导带2、3分为三节,主、副导带2、3两端反向折弯呈S状,主、副导带2、3的折弯处为圆弧过渡,提高了三阶互调指标,主导带2和副导带3耦合的区域称为耦合区,中间为紧耦合区,两端为松耦合区,其中紧耦合区的主、副导带上下对应;腔体1的前后设有4个接口5,腔体1前面两接口称为第一接口5-1和第二接口5-2,腔体1后面的两接口称为第三接口5-3和第四接口5-4,主导带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口5-1和第二接口5-3相连,副导带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接口5-2和第四接口5-4相连,这样连接后,处于同一侧的第一接口5-1和第二接口5-2为输入接口,第三接口5-3和第四接口5-4为输出接口,可以实现同进同出,安装起来也更方便,如图5所示,为了抵消导带的不连续性,腔体内部根据产品指标和参数设定不同形状的凸台4,从而获得了更好的电性性能,为保持稳定在两导带中间设有调节块6。
实施例二
如图3、4、5所示,根据电桥的指标参数的变化,两导带之间的紧耦合区的导带之间还可以设为上下错开状态,这样可以根据指标参数灵活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威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威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鞭状双频天线
- 下一篇:一种用于螺旋滤波器的耦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