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炭黑臭氧氧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2979.7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锋锐;吴葆松;魏建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勇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1/56 | 分类号: | C09C1/56;C09C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黑 臭氧 氧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固相化学反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炭黑臭氧氧化装置,能够适合于颗粒状和粉状的炭黑臭氧氧化。
背景技术
炭黑是由许多烃类物质(固态、液态或气态)经不完全燃烧或裂解生成的黑色纳米粉状无机材料。炭黑作为颜填料很难稳定地分散到涂料、油墨、塑胶等有机树脂体系中,而炭黑在有机体系里的分散性又决定了黑度、亮度、着色力、流变性、机械力学等各项性能。为了改变炭黑在涂料、油墨、塑胶里的分散性,最有效的办法是对炭黑进行表面氧化处理,以增加炭黑聚集体表面的含氧化学基团,这些酸性表面基团主要为羧基、酚羟基、醌基、内酯基等。
炭黑的表面氧化有液相、气相、等离子等多种方法。在所有的气相氧化方法中,臭氧氧化因为气体来源较易,成本较低,氧化效率较高,反应比较温和,对环境影响较小而被广泛采用。
臭氧氧化反应的装置(即流化床)按氧化反应的物理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其一是采用所谓的“微泡”技术,采用这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反应器空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在“沸腾”的物理条件下,炭黑粒子与粒子之间发生剧烈的摩擦和碰撞,为臭氧置换出吸附在炭黑颗粒表面的空气、水分并进而发生氧化反应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缩短了氧化反应的时间。但是,由于在生产过程在缺少人为的控制,氧化反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沟流”、“节涌”、“聚团”、“腾涌”等现象,而且更换产品时“过渡料”较多,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很难控制。
其二是不采用“微泡”技术,臭氧从反应装置的底部进入,反应后的废气从顶部排出;臭氧向上的举力远小于炭黑的重力,炭黑原料从反应装置的顶部进入,反应后的产品从底部排出。它们的优缺点与采用“微泡”技术的流化床装置正好相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人为控制反应过程,加快或者减慢反应速度,及时消除可能出现的“沟流”、“节涌”、“聚团”、“腾涌”等现象的炭黑臭氧氧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炭黑臭氧氧化装置,由壳体、电机、气室、反应室、进料口、出料口、轴承组成,所述的反应室在壳体内部,所述的壳体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的气室与反应室相连接,所述的气室与反应室中间设置有滤布挡板,用于过滤炭黑,所述的气室底端设置有进气口。
所述的轴承安装在壳体中间反应室内部,所述的轴承上设置有搅拌器,所述的搅拌器连接有刀片,所述的刀片顶在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的壳体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绞龙,所述的壳体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出料口,其中一个设置在壳体的低端位置,另一个设置在壳体的中部偏下位置,所述的壳体上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进料口、出料口与反应室相通,所述的出料口设置有插件,
所述的出气口上设置有螺帽,所述的螺帽上安装有玻纤针刺毡,用于过滤炭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适合颗粒状和粉状的炭黑材料;
2、能够连续生产和间隙生产;
3、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进行人为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炭黑臭氧氧化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炭黑臭氧氧化装置的反应室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炭黑臭氧氧化装置的螺帽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电机;3-气室;4-反应室;5-进料口;6、7-出料口;8-轴承;9-滤布挡板;10-进气口;11-搅拌器;12-刀片;13-进料绞龙;14-出气口;15-插件;16-螺帽;17-玻纤针刺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炭黑臭氧氧化装置,由壳体1、电机2、气室3、反应室4、进料口5、出料口6、7、轴承8组成,所述的反应室4在壳体1内部,所述的壳体1顶端设置有电机2,所述的气室3与反应室4相连接,所述的气室3与反应室4中间设置有滤布挡板9,用于防止炭黑落入气室3,所述的气室3底端设置有进气口10。
所述的轴承8安装在壳体1中间反应室4内部,所述的轴承8上设置有搅拌器11,所述的搅拌器11连接有刀片12,所述的刀片12顶在壳体1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勇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勇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9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催化裂化提升管混合段催化剂接触温度的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温泉生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