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合一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3236.1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金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7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合一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电路控制器,尤指一种应用在灯具控制电路上的二合一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多数灯具,都是一个灯具连接一个电源输入端,需要单独地对每个灯具进行打开或关闭。这样,对一些需要经常进行亮灯切换的场合来说,就显得很繁琐,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在灯具控制电路上的二合一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二合一控制器,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电路、继电器输出控制电路和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通过电源电路接入继电器输出控制电路,电源输入端还通过继电器输出控制电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从电源输入端输入的外部电源经过电源电路的整流、滤波和稳压后输出至继电器输出控制电路中的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有两端输出,这两端输出分别通过三极管连接至继电器。控制芯片通过对输入端进行脉冲计数来控制输出端电平的高低,每来一个脉冲,两个输出端的电平就变化一次,原来输出是高电平的,就变为输出低电平,原来输出是低电平的,就变为输出高电平。控制芯片就是通过改变输出端电平的高低来控制与输出端连接的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如果三极管导通,就有电流流过继电器的控制端,继电器的开关端闭合,从而接通了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外部电源直接对电源输出端的灯具供电;反之则在电源输出端无电能输出,灯具不工作。所以,只需对电源输入端的通断进行操作,以此形成脉冲,即可对两个输出端灯具的开关状态进行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控制器把两个控制开关结合在一起,只需进行一步操作,即可对两个接在电源输出端的灯具的开关状态进行切换,而不必单独地对每一控制开关进行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二合一控制器的结构框图,包括电源输入端(10)、电源电路(20)、继电器输出控制电路(30)和电源输出端(40)。电源输入端(10)通过电源电路(20)接入继电器输出控制电路(30),电源输入端(10)还通过继电器输出控制电路(30)与电源输出端(40)相连。
如图2所示的二合一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继电器输出控制电路(30)包括控制芯片(IC1)、三极管(Q3、Q4)和继电器(REY1、REY2)。电源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IC1)的输入端,控制芯片(IC1)有两端输出,其中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REY2)中控制端的一端,控制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REY1)中控制端的一端,控制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三极管(Q3、Q4)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REY1)中开关端的静触点连接电源输入端,其中一个动触点连接一个电源输出端,另一个动触点悬空;继电器(REY2)中开关端的静触点连接电源输入端,其中一个动触点连接另一个电源输出端,另一个动触点悬空。在控制芯片(IC1)的输出端和三极管(Q3、Q4)的基极之间设有二极管(D6、D7)和电阻(R7、R8),其中一个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端,另一个输出端则连接二极管(D7)的阳极端;二极管(D6)的阴极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则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二极管(D7)的阴极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则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在继电器(REY1、REY2)的控制端设有二极管(D8、D9),二极管(D8)的阳极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继电器(REY2)中控制端的一端,二极管(D8)的阴极端则连接电源电路和继电器(REY2)中控制端的另一端;二极管(D9)的阳极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继电器(REY1)中控制端的一端,二极管(D9)的阴极端则连接电源电路和继电器(REY1)中控制端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金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金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32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镶嵌式金属装饰件应用于模内贴标的工艺
- 下一篇:治疗痤疮的口服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