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双卡防伪标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3292.5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7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曹翠珍;田少良;巩守峰;宋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32B29/00;B32B7/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64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防伪 标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标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双卡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防伪标识是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识包括油墨印刷防伪标识、全息防伪标识、数码防伪标识等。其中数码防伪标识一般印刷有物流码或防伪码,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查询,网站查询等方式检验真伪。但是由于数码防伪标识的数码一般都是可见的,或仅仅是被一层技术含量很低的刮开层覆盖,因此很容易被不法分子仿制。为此人们研发了一种双卡防伪标识,即在标识上印刷有可见的数码和隐藏的数码,一般隐藏的数码与可见的数码式相同的,通过特制的检测卡才能看到隐藏的数码,以此来达到防伪的目的。但是上述双卡防伪标识的隐藏数码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其对应的检测卡也是不变的,因此一旦被破解,仍然可以被大量仿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数码防伪标识易被仿制的缺陷,提供一种防伪技术含量高、不易被复制的动态双卡防伪标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动态双卡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由下向上依次包括硅油纸层、胶层、基材和油墨图案层,所述油墨信息层上分布有防伪码层和密纹隐藏信息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防伪码层上覆盖有刮开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密文隐藏信息层上的隐藏数码和防伪码层上的防伪码部分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将防伪码层的一部分如1个或几个数字,通过程序加密到一个图片里面,然后存为隐含着数码的一个图片,再将图片通过软件的图像通道进行发排印刷制成密文隐藏信息层,由于密文隐藏信息层仅为防伪码层的数码的一部分,因此有多种组合,其对应的检测卡也是多种,通过人为的设定,赋予不同的密文隐藏信息层不同的含义,即可达到防伪和防窜货的目的。
例:制作10个双卡图片,用“0.1.2.3.4.5.6.7.8.9”这10个数字为双卡图片的内容。
防伪码为“6537536754205824”,取这一组数码的最后一位为“4”,那么这组数码对应的双卡为内容是“4”的那个双卡图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防伪技术含量高、不易被复制、防伪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取双卡加密,使其图片里隐藏的内容跟标识上的防伪码或者物流码一一对应,鉴别简单方便,便于打假人员和经销商打假和防串货,造假者无法仿制。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硅油纸层;2胶层;3基材;4油墨图案层;5密纹隐藏信息层;6防伪码层;7刮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下向上依次包括硅油纸层1、胶层2、基材3和油墨图案层4,油墨图案层4上设有密纹隐藏信息层4和防伪码层6,防伪码层6上的防伪数码为“01234567890”,防伪码层6上覆盖有刮开层7,密纹隐藏信息层4隐藏的数码味“4”,制作10个双卡图片,用“0.1.2.3.4.5.6.7.8.9”这10个数字为双卡图片的内容。那么这组数码对应的检测卡即为内容是“4”的那个检测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32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手动换挡装置中的沟槽式面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宠物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