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步异轴双联电位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3316.7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孙小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宏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00 | 分类号: | H01C10/00;H01C1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步 异轴双联 电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位器,特别涉及一种异步异轴双联电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计算机、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子整机正在向着微型化、薄型化、多功能、高可靠的方向发展。电位器在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非常主要的作用,但是,需要多个电位器同时使用时,会占据很大的空间,与现在电子整机向微型化、薄型化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异步异轴双联电位器。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异步异轴的结构特殊性使其在使用时节省控制面板安装位置,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异步异轴双联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绕组基座一、安装在带绕组基座一上的外壳一、带绕组基座二和安装在带绕组基座二上的外壳二,所述带绕组基座二上安装有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内装有实心转轴,所述实心转轴穿过带绕组基座二与位于外壳一内的转动块一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一上设置有簧片一,所述簧片一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块一上,所述簧片一的另一端与带绕组基座一接触连接,所述带绕组基座一上设置有引出端一;所述空心转轴与位于外壳二内的转动块二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二上设置有簧片二,所述簧片二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块二上,所述簧片二的另一端与带绕组基座二接触连接,所述带绕组基座二上设置有引出端二;所述带绕组基座一和带绕组基座二通过卡簧固定。
上述的异步异轴双联电位器,所述外壳一和带绕组基座二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一。
上述的异步异轴双联电位器,所述空心转轴与实心转轴之间且在位于外壳二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二。
上述的异步异轴双联电位器,所述实心转轴与转动块一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轴套。
上述的异步异轴双联电位器,所述空心转轴通过轴用垫片与转动块二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异步异轴双联电位器即两个独立的电位器具有同心的独立调节轴,两联电位器具有异步性即调节其中一联电位器不会影响到另外一联电位器。其体积小、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异步异轴的结构特殊性使其在使用时节省控制面板安装位置,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实心转轴; 2-空心转轴; 3-密封圈二;
4-转动块二; 5-簧片二; 6-带绕组基座二;
7-密封圈一; 8-转动块一; 9-带绕组基座一;
10-卡簧; 11-引出端一; 12-轴套;
13-外壳一; 14-引出端二; 15-外壳二;
16-轴用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示的一种异步异轴双联电位器,包括带绕组基座一9、安装在带绕组基座一9上的外壳一13、带绕组基座二6和安装在带绕组基座二6上的外壳二15,所述带绕组基座二6上安装有空心转轴2,所述空心转轴2内装有实心转轴1,所述实心转轴1穿过带绕组基座二6与位于外壳一13内的转动块一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一8上设置有簧片一5,所述簧片一5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块一8上,所述簧片一5的另一端与带绕组基座一9接触连接,所述带绕组基座一9上设置有引出端一11;所述空心转轴2与位于外壳二15内的转动块二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二4上设置有簧片二5,所述簧片二5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块二4上,所述簧片二5的另一端与带绕组基座二6接触连接,所述带绕组基座二6上设置有引出端二14;所述带绕组基座一9和带绕组基座二6通过卡簧10固定。所述外壳一13和带绕组基座二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一7。所述空心转轴2与实心转轴1之间且在位于外壳二15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二3。所述实心转轴1与转动块一8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轴套12。所述空心转轴2通过轴用垫片16与转动块二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宏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宏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3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