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红外线驱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3493.5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8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钟创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维兴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18 | 分类号: | A01M2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红外线 驱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害虫驱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超声波发生装置来驱赶害虫的的驱赶器。
背景技术
害虫一直在危害着人类的生活,目前,消灭害虫主要有机械装置诱杀和毒药诱杀两种方式,例如消灭老鼠,机械装置有老鼠子夹子或高压电杀等方式,这种方式除了可以消灭老鼠外,对人类和家畜同样存在杀伤性;毒药诱杀的方式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大,且近年来因为老鼠药引起的误伤人类事件时有发生,在农村,因为鼠药而毒死猫、狗等家畜的事件更是常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无污染、对人类没危害的超声波驱赶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太阳能红外线驱赶器,包括上壳与下壳组成的壳体、置于壳体内部的电池、置于壳体内部与电池电连接的超声波电路板及与超声波电路板电连接的蜂呜器;还包括红外线电路板和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电路板置于壳体内部,红外线感应器设置于壳体外部;红外线感应器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信号输出接口,红外线电路板设置有红外线电路板信号输入接口及红外线电路板信号输出接口,超声波电路板设置有超声波电路板信号输入接口;其中,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红外线电路板信号输入接口信号连接,所述红外线电路板信号输出接口与超声波电路板信号输入接口信号连接。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上壳外表面;所述的电池为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与充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将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红外线驱赶器安装于需要驱赶害虫的地方,电源开关开启后,电池为超声波电路板供电后,超声波电路板即会发出高频电子脉冲,从而使得蜂鸣器发出复合超声波,复合超声波压迫害虫的中枢神经,引起害虫的听觉系统强烈反射反应,使其无法忍受,感动恐慌和不安而逃离现场,从而达到驱除害虫的目的;其二、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后,太阳能电池板将为充电池充电,如此设计,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成本,且节能环保;其三、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红外线感应器,只有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了有害虫出没时才会将信号传递给超声波电路板,从而引发蜂鸣器开始工作,这样避免了蜂呜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浪费电能,同时也延长了产品的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红外线感应器;2、红外线电路板;3、超声波电路板;4、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上壳盖合于下壳组成的壳体,充电电池、超声波电路板3、红外线电路板2及蜂鸣器4置于壳体内部,红外线感应器1设置于壳体外部,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上壳外表面,太阳能电池板与充电电池电连接,充电电池、超声波电路板3及蜂鸣器4依次电连接;红外线感应器1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信号输出接口,红外线电路板2设置有红外线电路板信号输入接口及红外线电路板信号输出接口,超声波电路板3设置有超声波电路板信号输入接口;其中,红外线感应器信号输出接口与红外线电路板信号输入接口信号连接,红外线电路板信号输出接口与超声波电路板信号输入接口信号连接。
在应用的时候,将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红外线驱赶器安装于需要驱赶害虫的地方,电源开关开启后,红外线感应器1感应到了有害虫出没时就会将信号传递给红外线电路板2,红外线电路板2再把信号传递给超声波电路板3,超声波电路板3即会发出高频电子脉冲,从而使得蜂鸣器4发出复合超声波,复合超声波压迫害虫的中枢神经,引起害虫的听觉系统强烈反射反应,使其无法忍受,感动恐慌和不安而逃离现场,从而达到驱除害虫的目的。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维兴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维兴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34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张紧轮上盖模具
- 下一篇:具有弹性调紧装置的隔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