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旋流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3581.5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3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华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103 | 分类号: | B04C5/103;B04C11/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旋流除尘器,应用于钢铁行业例如焦化厂对干熄焦烟气进行除尘、对烧结厂的烧结机机头机尾产生的废气除尘和球团链篦机回转窑或竖炉的烟气除尘,甚至还可用于发电企业收集粉煤灰的除尘,等等。
背景技术
旋流除尘器也称旋风除尘器,其是由设在除尘箱箱体内的数十成百上千乃至累万个旋风器集合而成的,旋流除尘器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CN2322687Y推荐的旋风器,又如CN200977480Y提供的旋风器,再如CN2481419Y揭示的除尘器,还如CN1931442A披露的旋风器以及发明专利号ZL200910028736.9提供的一种旋流除尘器的风量控制装置的方案中公开的旋流除尘器,发明专利号ZL200910028969.9给出的可调节风量的旋流除尘器,等等。
上述专利方案所涉及的除尘器均属旋流除尘器范畴,并且均可适合于申请人在上面例举的场合使用,但是存在共同的缺憾,那就是:由于整体结构表现为立式,而立式的旋流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含尘浓度低的烟气如<10g/m3的含尘烟气的除尘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当烟气中的含尘量>10g/m3乃至达到30g/m3则除尘效果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而如果将上述结构由立式改为卧式,那么,构成旋流除尘器的旋风子和旋风器的结构势必需作重大改变,否则无法适用。也就是说在没有合适结构的旋风子和旋风器之前,很难将上述专利公开的旋流除尘器设置成卧式。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405641Y提供有一种卧式旋风器,对旋风器及旋风子均作了改进,该专利方案可以对烟尘浓度大的烟气进行有效除尘,能够体现其说明书第2页最后一段所称的技术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导向器只能安装固定于进风筒(专利称旋风子)的进风口(专利称旋风子通孔)处,并且与进风筒的端面趋于平齐,因此对含尘空气顺利进入进风筒产生一定的影响,即进风效果欠缺;二是导向器一经安装无法实施调节;三是导向器自身的结构沿袭的是立式旋流除尘器的导向器结构,进风阻力大,影响单位时间内对含尘烟气的除尘效率。针对该专利方案存在的不足,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含尘烟气顺利进入进风筒而藉以改善进风效果,有利于对导向器实施调节和有益于降低导向器的进风阻力而藉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对含尘烟气的除尘效率的卧式旋流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卧式旋流除尘器,包括一由前箱壁、后箱壁和顶壁构成的箱体,该箱体的底部接续有与箱体的箱腔相通的集尘斗,而在后箱壁上接续有一与所述箱腔相通的出风斗;一组进风筒,以卧置状态固定在所述的前箱壁上,各进风筒的一端探出前箱壁,而另一端则伸展到所述的箱腔内;一组数量与所述进风筒的数量相等的内套筒,各内套筒以卧置状态固定在所述的后箱壁上,并且各内套筒的一端伸展到进风筒的进风筒腔内,而另一端伸展到后箱壁外,与所述的出风斗相通,其中:在进风筒腔内,内套筒的外壁与进风筒的内壁之间保持有尘粒导流隙道;尘粒导流隙道与所述进风管腔相通,并且还与所述箱腔相通;一组数量与所述内套筒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与内套筒的内套筒腔调节固定的导向器,各导向器位于所述进风筒腔内,并且缩进于进风筒腔的进风筒腔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导向器各包括旋流片、调节杆和调节杆固定柱,调节杆固定柱固定在所述内套筒的内套筒腔内,调节杆的一端与调节杆固定柱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展到所述进风筒腔内,旋流片与伸展到进风筒腔内的调节杆的端部固定,并且缩进于所述进风筒腔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旋流片的叶片数量为三枚,并且彼此的螺旋方向以及螺旋角均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旋流片缩进于所述进风筒腔腔口的缩进程度为0.3-2cm。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旋流片的中央并且朝向所述进风筒腔腔口的一侧构成有一导流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头的形状呈子弹头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集尘斗的形状为自所述箱腔的底部渐渐向外窄缩而构成为锥台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斗与所述的后箱壁之间构成有一稳流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斗的形状为自所述后箱壁逐渐向外窄缩构成为锥台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华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华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3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