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口接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4520.0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9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马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马金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A61F5/449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晋江市西园***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口接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后医用材料,特别是一种直肠癌肛门改道手术后使用的造口接便器。
背景技术
直肠癌患者在施行切除改道手术后,必须使用肛门袋或肛门套,现有的人工肛门袋由将袋口颈部套入固定圈结合而成,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人工肛门固定圈上分别设四个耳环,每个耳环开一个小圆孔,供穿线带或细绳后围绕腰部固定该固定圈,这种细线或细绳束缚在腰部接触面太小,对腰部束缚压强大,不舒服;二是袋口颈部与固定圈之间的结合为紧密结合,将袋子从固定圈上取下或按上十分困难;三是袋子为一橡胶密闭容器,一旦排放气体入袋,袋子无法排气,使得患者有涨满的不舒服感。还有一种一次性粘贴式人工肛门袋,使用时将袋口粘在皮肤上,造成皮肤出现过敏和湿疹,且经常更换价格昂贵,既易发生感染,又易污染衣物且肛门袋有异味,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造口接便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造口接便器,包括腹带和固定圈,所述腹带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扣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固定圈上,所述连接扣一端连接腹带另一端设有扣头,所述固定圈设有供所述扣头扣入的卡扣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有弧形防护件,其两端架设于所述固定圈上且与所述固定圈所在平面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包括有两所述防护件,且分别平行架设于所述固定圈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扣为弹性扣且包括两连接脚,该两连接脚分别向外弯曲形成所述扣头,所述卡扣件配合所述扣头为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腹带采用松紧带或可调节长度的布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可采用一次性袋子,通过固定圈和腹带固定于造口周围。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较宽的松紧带作为腹带,可拆卸地与固定圈连接,对腹部压力显著减轻,长度可调、较舒适;
二、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圈上设置弧形防护件,用于防止人造口损伤,对造口起到保护作用;
三、本实用新型可配合普通一次性袋子使用,通过固定圈将袋子固定,更换十分方便,且成本低;
四、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肠道有气体排出时,无需特殊处理,气体可自行扩散,十分方便;
五、本实用新型针对造口外凸,且粪便已基本成型者设计,整体结构和操作都十分简单,使用成本低,清洁又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造口接便器,包括腹带10和固定圈20,腹带10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扣30可拆卸地固定于固定圈20上,连接扣30一端连接腹带10另一端设有两连接脚31,该两连接脚分别向外弯曲形成扣头311,固定圈20设有供扣头311扣入的卡扣件21,该卡扣件21配合扣头为环形。还包括有两弧形防护件40,每个弧形件的两端分别架设于固定圈20上且与固定圈20所在平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针对造口外凸,且粪便已基本成型者设计,腹带采用松紧带或是可调节长度的布带,固定圈和防护件均采用不锈钢制作,使用时将普通的一次性袋子开口从固定圈一侧穿入并沿固定圈外翻,套设于造口周围如图2所示,可根据情况随时更换袋子,操作简单,方便又卫生。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马金,未经王马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4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