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滚筒冷渣机的双层叉形管排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4811.X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8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和;郗文来;闫运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山 |
主分类号: | F23C10/24 | 分类号: | F23C1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滚筒 冷渣机 双层 叉形 管排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式冷渣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滚筒冷渣机内部的双层叉形管排管结构。
背景技术:
滚筒冷渣机是适应流化床锅炉向大容量方向发展的要求而设计开发的,一般由百叶式传热滚筒、进渣装置、出渣装置、转动机构、冷却水系统和电控装置等组成,用于流化床及沸腾床锅炉的热渣冷却。
过去国内流行的双层钢板焊接、压力容器型双层壁结构的冷渣机重量较重,并且压力容器型式的结构还存在诸多弊端,其刚性、安全性均较差。尽管有的用纵向钢管代替双层壁结构,但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上开孔焊接的数量多,焊接量很大,焊接工艺复杂,冷渣性能和制作工艺均不太理想,而且传统的滚筒冷渣机存在人不能进入、不能局部拆卸维修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滚筒冷渣机内双层叉形管排管结构,它重量轻,并且避免了压力容器型式的诸多弊端,刚性强,安全性好。由于采用的是无缝钢管焊接,其耐压性能明显优于钢板卷制焊接的容器式结构,因采用薄壁无缝钢管,与炉渣间热阻小,热传导快,热交换性能明显优于钢板卷制成型的其他结构,可以方便拆卸任一并联管单元,解决了滚筒冷渣机人不能进入、不能局部拆卸维修的弊端。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外筒壁、内外并联管单元、内外兜渣叶片、内外兜渣叶片和内外螺旋通道组成。外筒壁内均匀设置有数组呈圆周排列的外并联管单元和外兜渣叶片,该圆周内部同心设置有外螺旋叶片组成的外螺旋通道。外螺旋通道内又均匀设置有数组呈圆周排列的内并联管单元和内兜渣叶片,该圆周内部同心设置有内螺旋叶片组成的内螺旋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外筒壁作逆时针旋转,其内部同心装有外并联管单元和内并联管单元组成的双层管筒,炉渣分别进入外螺旋通道和内螺旋通道沿纵向不断前进,同时又被外兜渣叶片和内兜渣叶片不断兜起、抛扬、落下和冷却,直到排出机外。外筒壁内由并联管单元圆周排列而成的外层管筒结构和内管筒结构可以两者同时使用,也可以任一层结构与其他形式的筒状结构同心配合使用。
多个并联管单元圆形阵列形成内、外双层圆筒形结构,相邻单元叉形管引出口之间可以采取串联或并联两种型式。
采用串联形式时,由并联管单元、串联U形管、叉形管、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组成,两端叉形管一端通过串联U形管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焊接。冷却水由进水母管进入,经并联管单元、U形管、回水母管返回。
采用并联形式时,由并联管单元、叉形管、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组成,两端叉形管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焊接。并联管单元前部叉形管与进水母管焊接,后部与回水母管焊接形成并联回路。冷却水由进水母管进入,经并联管单元、回水母管返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比过去国内流行的双层钢板焊接、压力容器型双层壁结构重量轻约1/2,并且避免了压力容器型式的诸多弊端,刚性强,安全性好。由于采用的是无缝钢管焊接,其耐压性能明显优于钢板卷制焊接的容器式结构,采用薄壁无缝钢管,与炉渣间热阻小,热传导快,热交换性能明显优于钢板卷制成型的其他结构。
2、因为无缝钢管直来直去,对冷却水流通阻力系数小,流程短,可以通过大流量的冷却水,故冷却效率高。
3、由于采用了叉形管使每对钢管实现了并联焊接形成并联管单元,由叉形管引出的接头比钢管直接引出数量减少了1/2,减少了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上焊接开孔的数量,其焊接量也减少了1/2以上,简化了焊接工艺,冷渣性能和制作工艺都得到了优化。
4、由于外管筒结构是若干个并联管单元通过螺旋叶片、导热片和兜渣叶片焊接、连接成了一个整体,所以整个外管筒刚性好。外管筒又紧密安装在钢板卷制的外筒壁内,辅助加强了外筒壁的刚性,所以外筒壁可以适当减薄,节约钢材。
5、由叉形管焊接而成的并联管单元圆周排列形成了一个筒形体—管筒,在检修时可以割开故障单元的焊接处单独取出维修,解决了滚筒冷渣机人不能进入、不能局部拆卸维修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并联管单元串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并联管单元并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山,未经王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4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喷吹管返料器
- 下一篇:节能应急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