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4964.4 | 申请日: | 201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7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陈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H01R13/648;H01R12/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杨宏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及其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对板式连接器及其手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可防止信号短路的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手机。
背景技术
在手机等多种电子类产品中,往往需要将多个电路板之间的信号相互连接,例如,将手机的键盘板和手机主板之间的信号相连接等。板对板连接器就是一个较为普遍采用的信号连接方式。
但是,随着电子类产品的逐渐小型化,其内所使用元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厚度也越来越薄,使得板对板连接器上相邻信号引脚之间的间距也就越来越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电子类产品时,其内部难免会产生一些水汽,导致连接器的金属引脚间由于水汽的存在而发生短路发热甚至烧毁的情况,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手机,可降低连接器在高温高湿等特殊环境下使用时出现信号短路的风险,提高电子类产品使用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设置在手机键盘板与手机主板之间,其中;连接器上的电池电压信号引脚和手机开机键信号引脚相邻设置,且与其他信号引脚之间设置空信号引脚。
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电池电压信号引脚位于连接器的边缘,空信号引脚和手机开机键信号引脚相邻设置。
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手机开机键信号引脚位于连接器的边缘,空信号引脚和电池电压信号引脚相邻设置。
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接地信号引脚设置在空信号引脚与其他信号引脚之间。
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按键背光灯信号引脚设置在电池电压信号引脚和手机开机键信号引脚的同一侧。
一种手机,包括手机键盘板和手机主板,在手机键盘板与手机主板之间设置一板对板式的连接器,其中:连接器上的电池电压信号引脚和手机开机键信号引脚相邻设置,且与其他信号引脚之间设置空信号引脚。
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一公座;电池电压信号引脚位于公座的边缘,空信号引脚和手机开机键信号引脚相邻设置。
所述的手机,所述连接器包括一母座;电池电压信号引脚位于母座的边缘,空信号引脚和手机开机键信号引脚相邻设置。
所述的手机,接地信号引脚设置在空信号引脚与其他信号引脚之间。
所述的手机,按键背光灯信号引脚设置在电池电压信号引脚和手机开机键信号引脚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手机,由于采用了相近电平的信号引脚相邻设置的技术手段,因电平相近故不易发生击穿短路现象,并在高电平信号引脚与低电平信号引脚之间增加空信号引脚进行隔离,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电子类产品在高温高湿等特殊环境中出现信号短路的风险,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手机主板上的板对板连接器原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手机主板上的板对板连接器布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机主板上的板对板连接器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机主板上的板对板连接器布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手机,其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以设置在手机键盘板与手机主板之间的连接器为例,手机键盘板是一块独立的电路板,其信号可通过板对板连接器与手机主板相连接;如附图3和4所示的原理图,该连接器上的电池电压VBAT信号引脚20和手机开机键PWRKEY信号引脚19相邻设置,且与其他信号引脚17、16、15等之间至少设置一个空信号引脚18。
因为电池电压VBAT信号引脚为手机电池的电压,电压较高,通常在3.2V~4.2V之间,相对于其他信号引脚而言,电池电压VBAT信号引脚属于大电压信号引脚;再加上按键背光灯KEY_LED信号引脚为手机键盘板的按键背光源,电流较大,通常为几十毫安左右,相对于其他信号引脚而言,按键背光灯KEY_LED信号引脚属于大电流信号引脚;所以为了能够保证产品的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性能和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性能,现有技术中通常都会在大电压信号引脚和大电流信号引脚附近采用接地信号引脚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4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轮式甘蔗中耕培土机
- 下一篇:塑料瓶盖模具换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