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排气管检测用快速拆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5051.4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7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亮;孙丽;薛朋余;赵小平;任春艳;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B25B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排气管 检测 快速 拆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检测辅助设备,尤其是一种发动机排气管检测用快速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排气管在发动机中安装于发动机排气歧管和消声器之间,使整个排气系统呈挠性连接,从而起到减震降噪、方便安装和延长排气消声系统寿命的作用,排气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因此,排气管在出厂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目前,在发动机排气管与检测检测台架进行对接时,大都采用法兰连接的形式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检测前后均需要拧动紧固螺栓来固定或松开排气管与检测台架,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另外,在排气管的检测过程中侧检测结束后,排烟管的温度可达数百摄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拆装螺栓都极为危险,而且螺栓在高温情况下容易与排烟管烧结在一起,无法正常拆除,强制拆除螺栓则势必破坏螺栓,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加了检测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管检测用快速拆装工具,以解决现有排气管检测过程中由于拆装过程繁琐而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排气管检测用快速拆装工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发动机排气管检测用快速拆装工具,包括桥接管,所述桥接管具有用于与检测发动机连接的发动机连接端及另一端的用于与待测排气管连接的排气管连接端,桥接管的周向上从其排气管连接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导向板及配合板,所述的导向板的边沿处均布有至少两个锁舌,所述的各锁舌通过设置于其各自两端之间的长孔活动装配于导向板边沿,各锁舌上的长孔从靠近桥接管的发动机连接端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远离桥接管轴线,各锁舌远离桥接管的发动机连接端的一端具有用于锁紧桥接管及待测排气管的锁爪,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配合板的边沿,所述的导向板及配合板中的一个固定设置于桥接管外周,另一个沿桥接管的轴线方向导向活动装配于桥接管上;所述的导向板及桥接管中与桥接管活动配合的一个上通过铰接的连接件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底座及铰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把手,所述的把手与所述的连接件的对应端铰接。
所述的导向板及配合板沿桥接管的径向延伸方向设置有对应的连接耳,所述的各连接耳上均设置有与桥接管的径向截面平行的销轴,各锁舌分别通过导向板上的销轴与导向板活动配合,通过配合板上的销轴与配合板铰接配合。
所述桥接管从其排气管连接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导向板及配合板,所述的导向板固定于桥接管,配合板与桥接管活动配合,导向板的边沿处设置有两锁舌,两锁舌通过设置于其各自两端之间的长孔活动装配于导向板边沿,两锁舌上的长孔沿桥接管的发动机连接端至另一端呈八字形,配合板通过铰接的连接件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
所述的导向板与配合板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导向柱,另一个上设置有对应的导向孔,导向板与配合板之间导向配合。
所述的桥接管的检测装置连接段固定密封设置有用于与检测装置连接的弯管接头,所述弯管接头远离桥接管的一端具有法兰盘。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排气管检测用快速拆装工具采用桥接管来连接检测装置及排气管,并在桥接管上设置导向板、配合板及二者之间的锁舌,由于锁舌用于与导向板配合的连接孔为长孔且所述长孔从桥接管的发动机连接端至另一端逐渐远离桥接管轴线,因此在使用时仅需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导向板或配合板,从而驱动锁舌锁紧或者松开排气管与桥接管,不需要再进行拆装螺栓等繁琐过程,大大的提高了发动机排气管的检测效率。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桥接管的检测装置连接端设置弯管接头,可与检测装置相适配,方便连接;将所述的导向板固定,通过驱动配合板来控制锁舌的开合,这样可使得锁舌在桥接管轴向上的锁紧位置可具有一定的调节量,可适用于连接法兰厚度不同的排气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排气管检测用快速拆装工具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带局剖);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带局剖);
图3是图1中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排气管检测用快速拆装工具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带局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5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窗模拟风阻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转动惯量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