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级蜗轮蜗杆传动的离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5293.3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1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星;高明;梅丽华;程跃飞;杨阳;蔡驰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先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0 | 分类号: | F16H1/20;F16D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级 蜗轮 蜗杆 传动 离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减速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两级蜗轮蜗杆传动的离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道闸减速机构都采用行星轮系、蜗轮蜗杆、连杆三级减速,结构相对复杂,体积大,而且传动效率低。另外采用行星轮系等减速机构的道闸需要停电解脱时需采用解脱挡杆或者手摇电机轴实现。手摇电机轴实现停电解脱需要手摇电机轴百于圈,这样的操作非常费力,而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方便可靠的两级蜗轮蜗杆传动的离合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两级蜗轮蜗杆传动的离合结构,它主要包括电机、大蜗轮、大蜗杆轴、小蜗轮和小蜗杆轴,把小蜗轮套在小蜗杆轴外,键设置在小蜗杆轴的键槽内,键的两端伸入小蜗轮的键槽内,大蜗杆轴与小蜗杆轴通过蜗杆连接轴连接,在蜗杆连接轴靠近小蜗杆轴端的中心设置弹簧槽,在弹簧槽内设置有弹簧顶住键,机壳与小蜗杆轴中心设置有同心通孔,内部设置有解脱顶杆,解脱顶杆一端顶住键,另一端与解脱手柄接触。该装置结构紧凑,实现蜗轮蜗杆离合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两级蜗轮蜗杆传动的离合结构,该结构由小蜗轮通过键带动小蜗杆轴来实现传动,结构简单,而且在解脱时只需扳动解脱手柄,通过解脱顶杆将键顶出小蜗轮的键槽,即可断开小蜗轮与小蜗杆轴的运动连接,实现离合功能。结构紧凑可靠,使用简单方便。另一方面,该离合结构设置在第一级减速上,离合力小,不会造成传动机构的卡死。而且相对与手摇解脱更加方便省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合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1电机,2小蜗轮,3小蜗杆轴,4键,5弹簧,6解脱顶杆,7解脱手柄,8大蜗轮, 9大蜗杆轴,10机壳,11蜗杆连接轴,12弹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两级蜗轮蜗杆传动的离合结构,它主要包括电机1、大蜗轮8、大蜗杆轴9、小蜗轮2和小蜗杆轴3,把小蜗轮2套在小蜗杆轴3外,键4设置在小蜗杆轴3的键槽内,键4的两端伸入小蜗轮2的键槽内,大蜗杆轴与小蜗杆轴通过蜗杆连接轴11连接,在蜗杆连接轴11靠近小蜗杆轴3端的中心设置弹簧槽12,在弹簧槽12内设置有弹簧5顶住键4,机壳10与小蜗杆轴3中心设置有同心通孔,内部设置有解脱顶杆6,解脱顶杆6一端顶住键4,另一端与解脱手柄7接触。
具体实施方式,在解脱时,搬动解脱手柄7,通过解脱顶杆6将键4顶出小蜗轮2键槽,使小蜗轮2与小蜗杆轴3的运动连接断开,实现离合功能。当闭合时,把解脱手柄7回位,弹簧5将键4顶入小蜗轮2的键槽内,小涡轮2通过键4带动小蜗杆轴3实现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先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先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52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