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接线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6016.4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8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姚安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72 浙江省余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插座,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将电源线缠绕在接线插座绕线板上的绕线接线插座。
【背景技术】
公知的,接线插座又称电源插座或开关插座,它通常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构成,通过接线插座可插入单个或多个接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以便确保电器设备运行中的电能供给。目前市售的接线插座功能仅仅是通电,但是由于实际需求不同,所以电源线的设置要超出实际使用长度,这样的话超出部分的电源线便显得很不方便,尤其是在连接线路的接线插座处,凌乱的电源线非常影响美观,一旦电源线相互缠绕,分开就很困难,而且还影响室内美观很不规范,所以人们目前的办法是把电源线缠绕起来才能缩短其长度,这样非常麻烦且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接线插座,所述绕线接线插座利用设置在插座盒或后盖上的隐藏式绕线板缠绕多余电源线,有效的克服了电源线相互缠绕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绕线接线插座,在插座盒的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接入插座,插座盒的一端面部设有电源线,后盖与插座盒扣合且由螺丝固定;在插座盒的电源线一端端面或后盖上设有一长方形穿孔,所述绕线板的中部活动套接在长方形穿孔内且紧密配合,在绕线板的上端设有“工”字形提起片,在绕线板的下部设有孔,限位片一侧的柱与绕线板下部的孔咬合。
所述的绕线接线插座,在绕线板上端的“工”字形提起片下部套有橡胶圈,由橡胶圈形成绕线板在长方形穿孔的定位。
所述的绕线接线插座,在绕线板下部设置的孔为两个,所述限位片一侧设置的柱为两个。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绕线接线插座利用设置在插座盒或后盖上的隐藏式绕线板缠绕多余电源线,不仅确保了接线插座的正常使用,而且使电源线得到了规范的放置,有效的克服了电源线相互缠绕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字形提起片;2、绕线板;3、电源线;4、后盖;5、插座盒;6、接入插座;7、柱;8、限位片;9、孔;10、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或2所述的绕线接线插座,在插座盒5的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接入插座6,插座盒5的一端面部设有电源线3,后盖4与插座盒5扣合且由螺丝固定;在插座盒5的电源线3一端端面或后盖4上设有一长方形穿孔,所述绕线板2的中部活动套接在长方形穿孔内且紧密配合,在绕线板2的上端设有“工”字形提起片1,在绕线板2的下部设有孔9,限位片8一侧的柱7与绕线板2下部的孔9咬合;在绕线板2上端的“工”字形提起片1下部套有橡胶圈10,由橡胶圈10形成绕线板2在长方形穿孔的定位;在绕线板2下部设置的孔9为两个,所述限位片8一侧设置的柱7为两个。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绕线接线插座,结合附图1或2所述结构,使用时将“工”字形提起片1拉出来,便显露出绕线板2,将多余的电源线3缠绕在绕线板2上,然后利用绳结使电源线3固定便可;同理不用时将绕线板2压入插座盒5或后盖4的腔体内,由于在绕线板2上端设置了橡胶圈10,可以确保绕线板2不会滑出来;本实用新型利用盒体3和盒体3内的缠绕柱2将多余的电源线收藏起来,确保了电源线3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减少电源线3的相互缠绕几率,使得电源线3更加规范。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6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启辉器
- 下一篇:一种离轴抛物面离轴量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