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口衬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6614.1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裕;徐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英鑫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红 |
地址: | 314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衬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注口衬套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适用于冷流道两板模,能够加快注塑件冷却速度的注口衬套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生产技术之一,其是指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的方法。注塑成型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注射成型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上述工艺反复进行,就可连续生产出制品。
完成一次注射模塑过程所需的时间称成型周期,也称模塑周期。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成型周期中各个有关时间。在整个成型周期中,以注射时间和冷却时间最重要,它们对制品的质量均有决定性的影响。冷却时间主要决定于制品的厚度,塑料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以及模具温等。冷却时间的终点,应以保证制品脱模时不引起变动为原则,冷却时间性一般约在30~120秒钟之间。
然而,在使用两板模进行生产时,其浇口处的塑料融体温度会高于其它部位,导致其注口衬套的流道内散热不良,这样就可能出现产品已经冷却而流道未冷却的情况,若在流道未充分冷却时便开模,则会引起拉丝等不良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注口衬套冷却较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口衬套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口衬套结构,适用于冷流道两板模,包含:一注口衬套,包括一连接头,内部设置有一进水流道以及一出水流道,其一开口设置于连接头的侧面,另一开口设置于连接头的底面以及一管部,从连接头的底面延伸出来且与其一体成型;一套筒,套设在管部外围,其上端抵靠连接头的底面,且与管部外侧之间形成一密闭的环形空间,环形空间与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藉由其在连接头的底面处的开口相连通;二导流片,设置在环形空间内,其长度小于环形空间的高度,其上端抵靠连接头的底面,冷却液经由进水流道进入环形空间的上端,被导流片导流后从环形空间的底端往上端流动再从出水流道流出。
其中,注口衬套的连接头具有多个螺孔。
其中,套筒与注口衬套的连接头之间藉由一第一密封圈进行密封。
其中,套筒与注口衬套的管部之间藉由一第二密封圈进行密封。
其中,注口衬套的管部外侧具有二插槽,导流片插设于插槽内。
其中,连接头的顶面中部有向内凹陷的一弧面。
其中,管部中心位置具有一流道,延伸至弧面。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口衬套结构,由于增设了加速冷却的冷流道,从而能够快速而均匀地带走注塑件的热量,减少注塑件的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a是传统的两板模注口衬套的俯视图。
图1b是传统的两板模注口衬套的正视图。
图2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注口衬套结构俯视图。
图2b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注口衬套结构正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注口衬套
102:连接头
104:管部
106:弧面
108:流道
200:进水流道
202:出水流道
204:套筒
206:环形空间
208:导流片
210:第一密封圈
212: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应注意的是,下列说明提供不同的实施例,藉以实施本实用新型 的不同特征。下列描述元件及配置的特定实施例是用以简化本实用新型说明,其仅作为示例说明,而非用以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说明可能在不同实施例重复编号及/或字母。此重复使用为简化及清楚的目的,并非指定其在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间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英鑫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英鑫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6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除尘驱虫路灯
- 下一篇:一种具有催眠作用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