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芯电抗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7632.1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钱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旭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45;H01F27/30;H01F27/3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2001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性电抗器。
背景技术
电抗器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电路部件,目前在市面上主要分为铁芯电抗器和空心电抗器两种,铁芯结构的电抗器主要优点是损耗小、电磁兼容性较好、体积小。其缺点是有较大噪音并在事故电流较大时铁芯饱和失去了限流能力。空心电抗器的主要优点是电感量线性度好、具有很强的限制短路电流的能力而且噪音小。缺点是损耗大、体积大、漏磁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铁芯电抗器噪音大、限流能力弱,以及空心电抗器损耗大、体积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噪音小、电感量线性度好、损耗小、漏磁小、体积小、散热性好的适应于中小型各种用途的磁芯电抗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芯电抗器,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两个外侧铁芯、内侧铁芯、绝缘筒、多根扁铜线、多个匝间绝缘支撑体和多个饼间绝缘支撑体,所述的绝缘筒为中空的柱状筒,所述的内侧铁芯是由多层硅钢片叠加后弯曲而成的与绝缘筒等高的柱状空心筒,绝缘筒设置于内侧铁芯的内部并紧贴内侧铁芯,所述的外侧铁芯是由多层硅钢片叠加后,在其中心部分开孔而成,其开孔的直径与内侧铁芯的直径一致,两个外侧铁芯分别套装在内侧铁芯的两端,形成中部留有绕制扁铜线的空间的工字状铁芯结构,所述的多根扁铜线分别环绕内侧铁芯绕制,且各根扁铜线之间以及扁铜线与内侧铁芯和外侧铁芯间均以匝间绝缘支撑体或饼间绝缘支撑体来支撑并绝缘,各根铜线间为并联连接,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穿心螺杆将整个电抗器固定,上夹板和下夹板与绝缘筒的空心部分对应的位置开有与绝缘筒内径相同大小的孔。
上述的一种磁芯电抗器,其所述的内侧铁芯上沿轴向方向开有一条内侧铁芯缝隙,所述的内侧铁芯缝隙的宽度为0.1-2毫米。
上述的一种磁芯电抗器,其所述的两个外侧铁芯在与内侧铁芯缝隙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外侧铁芯缝隙,所述的外侧铁芯缝隙的宽度为0.1-2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层叠的硅钢片来制作铁芯,且其内部留有空心,铁芯在此电抗器用量非常小,因而损耗也非常小,重量也比较轻,相对于同容量的铁芯电抗器重量将减少1/3;同时铁芯的存在又减小了电抗器的漏磁场,相对于空心电抗器的损耗来说,本实用新型只有其损耗的1/5左右,且扁铜线绕制而成的线圈中由绝缘体支撑而形成了良好的散热通道,有助于整个电抗器良好散热,铁芯上开有缝隙,用于防止铁芯短路后发热膨胀而损坏电抗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为上夹板,2为下夹板,3为外侧铁芯,4为内侧铁芯,5为绝缘筒,6为扁铜线,7为匝间绝缘支撑体,8为饼间绝缘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对称设置的上夹板1和下夹板2,上下夹板对称钻有穿装孔,用不锈钢穿心螺杆拉紧,将绝缘筒5牢牢的固定的夹板间。铁芯分内侧铁芯4和外侧铁芯5,内侧铁芯4是将高导磁材料的硅钢片层叠后绕制成圆筒,再切开一条0.1-2毫米的缝,以防铁芯短路后发热烧损电抗器;外侧铁芯5为高导磁材料硅钢片叠加而成的一个铁芯,中间同样切开一条0.1-2毫米的缝。将内侧铁芯4固定在绝缘筒5上并用绝缘材料紧固,再在内侧铁芯4上均布支撑后将线圈绕制在内侧铁芯4上。扁铜线6绕制成的线圈为并联结构,线圈匝之间均布有匝间绝缘支撑体7支撑以形成散热通道。每饼线圈之间也均布有饼间绝缘支撑体8支撑形成散热通道,使线圈的散热性非常好。线圈绕制完后将外侧铁芯5加以绝缘支撑固定在线圈和上下夹板之间,最后用穿心螺栓拉紧装配好进行整体真空压力浸漆处理,以便整个电抗器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本实用新型的内侧铁芯和外侧铁芯在空间尺寸上接缝要求小尽可能的小,距离小于0.5mm,以减小电抗器漏磁。
由于内侧铁芯4和外侧铁芯3形成了一个基本无缝的电抗器铁芯,铁芯贴近于线圈有效的导磁和屏蔽了漏磁通,相对于纯空心电抗器漏磁大量减少,而相对铁芯电抗器来说,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得多,节省了硅钢片材料同时铁芯结构形式已决定了本电抗器噪音比铁芯电抗器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旭,未经钱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7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