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8373.4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7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森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13/00;G02B13/06;G02B1/00;G02B1/04;G02B3/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透镜 以及 装置 | ||
1.一种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从物侧依次具备:将凹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形状的第1透镜、正的第2透镜、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的负的第3透镜、负的第4透镜,
轴上光束的最外光线通过所述第4透镜的物侧的面的点处的该面的法线在该面的像侧与光轴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轴上光束的最外光线通过所述第2透镜的物侧的面的点处的该面的法线在比该面更靠物侧处与光轴相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1):
0.25<D/f<4.0...(1)
其中,
D为所述第1透镜与所述第2透镜的光轴上的间隔,
f为整个系统的焦距。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2):
0.5<d1/D<4.0...(2)
其中,
d1为所述第1透镜的中心厚度,
D为所述第1透镜与所述第2透镜的光轴上的间隔。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3):
α>50°...(3)
其中,
α为入射至所述第1透镜的物侧的面的最大视角的光束的主光线与该主光线通过所述第1透镜的物侧的面的点处的该面的法线之间的角度。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4):
0.8<α/β<3.0...(4)
其中,
α为入射至所述第1透镜的物侧的面的最大视角的光束的主光线与该主光线通过所述第1透镜的物侧的面的点处的该面的法线之间的角度,
β为从所述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出射的最大视角的光束的主光线与该主光线通过所述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的点处的该面的法线之间的角度。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透镜为双凸形状,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5):
0.0≤|Z4|/|Z5|<0.5...(5)
其中,
Z4为所述第2透镜的物侧的面上的最大视角的光束的最外光线通过该面的点与所述第2透镜的物侧的面顶点的切平面之间的光轴方向的距离,
Z5为所述第2透镜的像侧的面上的最大视角的光束的最外光线通过该面的点与所述第2透镜的像侧的面顶点的切平面之间的光轴方向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轴上光束的最外光线通过所述第2透镜的物侧的面的点处的该面的法线在比该面更靠物侧处与光轴相交,
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5):
0.0≤|Z4|/|Z5|<0.5...(5)
其中,
Z4为所述第2透镜的物侧的面上的最大视角的光束的最外光线通过该面的点与所述第2透镜的物侧的面顶点的切平面之间的光轴方向的距离,
Z5为所述第2透镜的像侧的面上的最大视角的光束的最外光线通过该面的点与所述第2透镜的像侧的面顶点的切平面之间的光轴方向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6):
v3<35...(6)
其中,
v3为所述第3透镜的d线上的阿贝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83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光子晶体光纤可调谐窄带滤波器
- 下一篇:室内外两用通信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