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消防急控功能的电子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8413.5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3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熊大勇;金德奎;廖智鑫;邓柳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恩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4 | 分类号: | H03K17/9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404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功能 电子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具体是指一种带消防急控功能的电子开关。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带消防急控功能的电子开关有了广泛应用,具体包括带消防急控功能的单火线红外感应电子开关和声光控电子开关,它们都具有三个接线端,火线端LIVE、负载端LOAD和消防急控端C,如图1所示。当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消防急控开关闭合,将消防急控线与消防电源的火线L连接(一般原线路火线端L由消防急控切换系统自动或手动由市电的火线端转换为消防应急电源的火线端,零线共用),每个开关上的消防急控端C加载有火线220V电压并由开关内的消防急控电路通过负载端LOAD构成回路,使消防急控电路工作强制将开关开启,点亮所带的负载灯以提供应急照明。
由于多数消防急控线的布线方式是与电力线走同一个线槽,消防急控线上一般会带有一定的感应电压,有的高达150V,这个电压会加在开关的消防急控端上使得消防急控电路在未启动消防急控功能时也会流过一定的电流,导致开关无故开启消防功能或消防功能处于临界状态使得开关时而导通时而关闭或抖动,从而引起照明灯的频闪,久而久之还会损坏照明灯及开关。
为解决这一问题,行业内也有采用零火线加继电器来实现带有消防急控功能的电子开关,其需要四个接线端,而且开关需要接零线N,这不仅给安装布线带来了不便,还增加了布线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火线带消防急控功能的电子开关。
根据上述需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消防急控功能的电子开关,包括电子开关主电路和与电子开关主电路连接的消防急控电路,所述消防急控电路包括一继电器,电源变换电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第一电阻,
电源变换电路的交流输入端的一端与火线端连接,另一端与消防急控端连接,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变换电路的直流输出端连接,
继电器的触点一端与火线端连接,另一端与负载端连接,负载端接负载后与零线连接,继电器触点为常闭触点,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公共地,第一三极管基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变换电路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公共地连接,基极与电子开关主电路的开关驱动端连接,二极管的阳极与继电器线圈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的结点连接,其阴极与继电器线圈和电源变换电路的直流输出端的结点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电源变换电路包括由电容和与电容并联的第二电阻以及与它们串联的第三电阻和一整流桥组成RC阻容降压整流电路。所述电源变换电路也可以是开关电源电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消防急控功能的电子开关电路构思巧妙,用简洁的电路即可解决消防急控线路所带的感应电压对电子开关产生的影响,具有节省布线、成本低廉、可靠性高、易于实现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中消防急控电路两输入端,一个输入端连接开关的消防急控端C,另一输入端连接开关的火线LIVE端,有效去除消防急控线路上的感应电压对开关的影响,使开关更安全可靠。由于使用了继电器作为开关器件,消除了由于用可控硅作为开关器件容易出现的可控硅击穿以及过热起火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3所示,所述带消防急控功能的电子开关,包括电子开关主电路1、消防急控电路2,以及消防急控电路2配合工作的急控开关FC。
所述消防急控电路2包括一继电器J1,电源变换电路2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以及第一电阻R1,电源变换电路21的交流输入端的一端与火线端LIVE连接,另一端与消防急控端C连接,继电器J1线圈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变换电路21的直流输出端VCC连接,继电器的触点一端与火线端LIVE连接,另一端与负载端(LOAD)连接,继电器触点为常闭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恩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恩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8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称重功能的移动终端系统
- 下一篇:脐带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