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肠衣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8974.5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均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泓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13/00 | 分类号: | A22C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肠衣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肠衣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去除肠衣内黏膜的肠衣生产线。
背景技术
肠衣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将动物肠(称“毛肠”)道内的黏膜除去,经过盐渍处理后得到半成品肠衣成品。传统的去除动物肠道内黏膜的方法主要靠人手工刮除,其耗费大量的人力、,且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因工人的作素质影响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人工刮除效率较低的问题,一些企业引入了通用的刮除黏膜的刮肠机作为辅助,该刮肠机主要由刮肠辊组(一个胶辊与一个刮刀辊组成的辊组)和拉辊辊组(两个胶辊组成)两个部分的机械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刮肠辊组用于将动物肠道内的黏膜刮除,拉辊辊组则在刮除黏膜后,通过拉辊的转动将肠衣从刮肠辊组中拉出。在采用该刮肠机作业时,首先将毛肠运到刮肠机前,先经人将毛肠逐根理顺后,手工刮除一部分黏膜,再将肠道喂入到刮肠辊组中利用刮肠机进行刮除,最后从拉辊辊组中拉出后得到半成品肠衣。该方法存在的缺点是:
1、由于毛肠是批量运送到刮肠机,各毛肠之间相互纠结缠绕在一起,不利于人工将各根毛肠相分离进行刮黏膜处理,毛肠处理程序繁复,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2、毛肠须经过人工和刮肠机两道刮除工序,由于待处理的毛肠因本身具弹性而阻力较大,在人工刮除时容易造成肠皮破损,且在刮肠机机械性强制刮除过程中也容易破坏肠衣的韧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保证肠衣天然韧性的肠衣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肠衣生产线,包括刮肠辊组,在刮肠辊组前方设置有至少一对前方挤压辊组。
进一步的是,在前方挤压辊组的前方设置有第一黏膜箱,在第一黏膜箱与前方挤压辊组之间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出口端位于前方挤压辊组的辊缝上方。
进一步的是,在第一黏膜箱的入口处连接有输送台。
进一步的是,前方挤压辊组与刮肠辊组之间设置有黏膜槽,黏膜槽的出口位于刮肠辊组的辊缝上方,黏膜槽与前方挤压辊组之间设置有第二黏膜箱,第二黏膜箱的入口端位于前方挤压辊组的辊缝下方。
进一步的是,在刮肠辊组的后方设置有后方挤压辊组,刮肠辊组的辊缝下方与后方挤压辊组辊缝上方之间设置有倾斜滑道。
进一步的是,在前方挤压辊组、后方挤压辊组与刮肠辊组的辊缝下方均设置有黏膜收集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前方挤压辊组,则生产时,先将毛肠放入到前方挤压辊组的辊缝中进行挤压,然后再将挤压后的毛肠放入到刮肠辊组中对黏膜进行刮除。在此工艺过程中,大部分的黏膜均在挤压辊组处被挤出,使得进入到刮肠辊组内的毛肠阻力大大减小,因此,在采用刮肠辊组刮除黏膜时,可避免造成对肠皮的损坏,也利于保证肠衣产品的天然韧性;而挤压辊组的挤压过程不会对肠皮形成强制性拉伸作用,进一步有利于保证肠衣的天然韧性。尤其适合在将毛肠制成肠衣的生产工艺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刮肠辊组1、黏膜收集管道2、前方挤压辊组3、第一黏膜箱4、滑槽5、输送台6、黏膜槽7、第二黏膜箱8、后方挤压辊组9、倾斜滑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肠衣生产线,包括刮肠辊组1,在刮肠辊组1前方设置有至少一对前方挤压辊组3。在生产时,先将毛肠放入到前方挤压辊组3的辊缝中进行挤压,然后再将挤压后的毛肠放入到刮肠辊组1中进行黏膜刮除。在此工艺操作的过程中,可使大部分的黏膜均在挤压辊组3处被压挤而出,从而使得进入到刮肠辊组1内的毛肠阻力大大减小,,可避免在刮肠辊组1刮除黏膜时,造成对肠皮的损坏,有利于保证肠衣的天然韧性。而挤压辊组3的挤压过程不会对肠皮形成拉伸作用,进一步利于保证肠衣的天然韧性。
为便于操作时将毛肠喂入前方挤压辊组3的辊缝中,在前方挤压辊组3的前方设置有第一黏膜箱4,在第一黏膜箱4与前方挤压辊组3之间设置有滑槽5,滑槽5的出口端位于前方挤压辊组3的辊缝上方。则毛肠运送到本实用新型的肠衣生产线后,将毛肠倒入第一黏膜箱4内,同时,往第一黏膜箱4内盛装盐水,然后通过工将毛肠从第一黏膜箱4内把毛肠拉出,放入到滑槽5,毛肠在槽内水和自身重力作用下从滑槽5滑移至前方挤压辊组3的辊缝之中,从而可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泓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泓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89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机
- 下一篇:一种四象限变流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