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自熟化豆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9018.9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1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王胜华;杨照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A23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熟化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尤其涉及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先前申请了一种自熟化豆浆机,该自熟化豆浆机包括机体及控制单元、粉碎刀具、带动粉碎刀具旋转的电机、粉碎熟化器及预热装置,电机和/或粉碎熟化器安装在机体上,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粉碎刀具位于粉碎熟化器内,物料与水在粉碎熟化器内混合并被粉碎刀具粉碎成浆液/糊的同时,浆液/糊、粉碎刀具、粉碎熟化器之间相互摩擦生热,使浆液/糊升温熟化,预热装置在粉碎熟化前或粉碎熟化时加热水和/或物料,粉碎熟化器的容积为50-1000毫升。所述自熟化豆浆机无需现有豆浆机的加热装置来熬煮豆浆,而是完全依靠浆液/糊、粉碎刀具、粉碎熟化器之间的“摩擦生热”来熟化豆浆,如此省去了现有豆浆机粉碎后的单独熬煮豆浆时间,从而大大缩短了整体制浆的时间。
为了增强上述自熟化豆浆机的使用便利性,本申请人对上述自熟化豆浆机的结构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更加便利的卧式自熟化豆浆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卧式自熟化豆浆机,包括机座、控制单元、粉碎刀具、刀轴、粉碎熟化器及电机,电机带动粉碎刀具旋转,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末端带有粉碎刀具的刀轴伸入粉碎熟化器内,物料与水在粉碎熟化器内混合并被粉碎刀具粉碎成浆液/糊的同时,浆液/糊自身、浆液/糊与粉碎刀具之间、浆液/糊与粉碎熟化器之间摩擦生热加热浆液/糊,粉碎熟化器包括设有开口的缸体和可开闭缸体开口的缸盖,缸体设置于机座上,电机卧置于机座并位于缸体的一侧,刀轴穿过缸体的缸壁入粉碎熟化器内。
所述卧式自熟化豆浆机还包括预热装置,预热装置设置在粉碎熟化器上;或者所述便捷自熟化豆浆机还包括与粉碎熟化器相连通的进料装置,预热装置设置在进料装置上;或者所述预热装置为设有加热装置的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粉碎熟化器相连通。
所述开口设置于缸体的顶部。
所述缸体的开口开设在缸体上部,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为 0°<β≤90°。
所述缸盖通过铰接结构或滑动连接结构安装于机座或缸体上;或者缸盖通过卡扣结构或者螺纹结构直接扣合在缸体的开口上。
所述缸盖通过铰接结构或滑动连接结构安装于缸体上;或者缸盖通过卡扣结构或者螺纹结构直接扣合在缸体的开口上。
所述开口最低点距离缸体的底部的高度与粉碎熟化器的高度的比值为1/3至1。
所述开口的面积与缸体最大横截面的面积的比值为1:4至1:1之间。
所述粉碎刀具的刀翼末端至缸体底部的最小距离为1~30毫米。
所述刀轴即为电机轴,刀轴水平伸入粉碎熟化器内;或者所述刀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刀轴安装于缸体上,缸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座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粉碎熟化器有别于现有豆浆机的开放式大容积杯体,尤其指容积在55~800ml的小空间容器。凡是物料和水在同一容器的空间内循环,相对于所述容器的有效工作空间来说,粉碎刀具较大,在粉碎过程中,所述粉碎刀具能够深入物料中,所述粉碎熟化器具有将物料和水约束在其内并围绕在粉碎刀具周围强制粉碎,形成泥/糊类浓浆,且粉碎和循环路径短,同时泥/糊自身、泥/糊与粉碎刀具,以及泥/糊与粉碎熟化器摩擦生热加热泥/糊,均为本发明所述粉碎熟化器的内含范畴。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容积应理解为粉碎熟化器的有效工作空间的容积,比如对于“葫芦状”中空体来说,其下半部分为其有效工作空间,只要其下半部分的容积在此范围内,即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粉碎熟化器的小空间特点使得粉碎熟化器内的物料粉碎几率得以大大,提高粉碎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使得该粉碎熟化器适用于更高的物料重量与水的比例(例如可以达到2:1的比例,现有豆浆机杯体则无法实现),因此可以制作稠度更高的原浆产物,例如呈泥状或糊状的原浆产物。同时,该粉碎熟化器的物料和水在粉碎熟化器中的占比较大(与市售豆浆机杯体中所加物料和水相比较,例如其占比可以达到1/2以上),使粉碎过程中,用于粉碎、碰撞做功的能量较多,使得豆浆或豆泥或者豆糊的温度上升较快,更利于豆浆的自熟,同时热量不易散失,在其内随着粉碎的进行不断升温,达到了自熟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9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红外线节能烧烤炉
- 下一篇:一种豆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