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文件扫描仪在审
申请号: | 201020579445.7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应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应华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21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 扫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化办公室用品,尤其涉及便携文件扫描仪。
【背景技术】
文件扫描仪是现代化办公不可缺少的电子产品,用于将纸质文件扫描上传到电脑,可以进行数字化编辑或者用于网络传输,十分方便,也经常使用。文件扫描仪一般需要跟电脑连接,将扫描得到的图像传输到计算机里面,算是计算机的外部仪器设备,通过捕获图像并将之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和输出地数字化输入设备。对照片、文本页面、图纸、美术图画、照相底片、甚至纺织品都能转化为可编辑的数字文件形式,对于现代数字化沟通和信息交换方式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设备。现有的扫描仪一般都是体积比较大,不便于移动,而且采用活动封闭式底盘,需要将文件放进去作为扫描定位底盘,这样从结构上来说,就比较笨重和繁冗,需要一个底座,然后需要一个扫描件覆盖在文件上,使用不方便,如果是简单结构设计的话,需要人工手动去对准扫描仪所能扫描的位置,如果操作不是很精准的情况下,会出现扫描失准的现象。而且如果需要移动文件扫描仪,如果过于笨重,则会带来很大的不方便,希望提出一种便于移动和搬运的设计理念,可以折叠或者体积很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的问题特别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刻意对准扫描仪、整体结构简单轻巧,刻意折叠便于携带的文件扫描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文件扫描仪,具有支承底座,在支承底座上设有矗立在支承底座上的支撑部件,在支撑部件的上端设有扫描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底座中间有一道收折槽,所述支撑部件和扫描部件可以活动收拢折叠到收折槽内。
所述支撑部件与扫描部件之间活动转动折叠,所述扫描部件相对于支撑部件的转动有零度和九十度两个极限位置。
所述扫描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通过转轴转子连接,通过卡位来限定转动极限位置。
所述支撑部件与支承底座处连接是活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件相对于支承底座的转动有竖直和水平两个极限位置。
所述支撑部件处于水平极限位置时,整体置入于所述收折槽内。
所述支撑部件为多段收缩式。
当所述支撑部件收折入所述收折槽内时,所述扫描部件处于与支撑部件两者之间的角度为零度的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文件扫描仪通过扫描部件的折叠和支撑部件的弯折可以最大限度节省空间,收折为最小体积,而收折之后能埋入到支承底座的收折槽内,能让扫描仪的整体平整无突出部位,方便便携,而支承底座正好作为文件的大小设计,将文件直接放在支承底座上就可以实现扫描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扫描部件和支撑部件爆炸视图;
其中:1、支承底座;2、支撑部件;3、扫描部件;4、收折槽;5、转轴;6、转子;7、卡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文件扫描仪,具有支承底座1,在支承底座1上设有矗立在支承底座1上的支撑部件2,在支撑部件2的上端设有扫描部件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底座1中间有一道收折槽4,所述支撑部件2和扫描部件3可以活动收拢折叠到收折槽内4。
所述支撑部件2与扫描部件3之间活动转动折叠,所述扫描部件3相对于支撑部件2的转动有零度和九十度两个极限位置。在两个极限位置中转动是无极转动,零度时相当于收拢的状态,而九十度则是完全打开使用时的状态。
所述扫描部件3与支撑部件2之间通过转轴5转子6连接,通过卡位7来限定转动极限位置。当然也可以通过弹簧和定位支撑住弹簧的活动角度固定结构来实现转动到一个确定的角度然后让转动件相对于固定件保持一个角度的状态,直到需要解除的时候再回复原始状态。
所述支撑部件2与支承底座1处连接是活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件2相对于支承底座1的转动有竖直和水平两个极限位置。
所述支撑部件2处于水平极限位置时,整体置入于所述收折槽4内。
所述支撑部件2为多段收缩式。支撑部件采用伸缩节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做成2-4节,既可以满足收折时要比较短的要求也可以满足当扫描时需要伸长的长度要求。
当所述支撑部件2收折入所述收折槽4内时,所述扫描部件3处于与支撑部件2两者之间的角度为零度的极限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应华,未经王应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9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消除装置
- 下一篇:覆铜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