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冰箱聚氨酯泡沫中氟利昂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9449.5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1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续;张瑞海;王蓬伟;刘振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新设备制造(四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119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聚氨酯 泡沫 氟利昂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气污染物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氟利昂气体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废旧电器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和切实实施的时候。废旧冰箱的拆解、破碎、分选回收生产线应时而生,在这种回收工艺流程中,通常采用先拆解、破碎后分选的三个步骤,以便将不同材料分类回收。作为冰箱保温层的聚氨酯泡沫(以下简称“泡沫”)需要和铁、塑料壳体一起被破碎。这样,作为泡沫发泡剂的氟利昂11气体就被释放出来。我国承诺参加《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在制冷空调设备、系统维修与报废过程中,必须对CFCs(氟利昂)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冰箱拆解企业必须遵守和执行这一规定,必须将破碎泡沫产生的氟利昂气体回收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正是为这一目的而设计研制的。
现在进入淘汰期的旧冰箱,其保温层泡沫大多数是用氟利昂11(以下称R-11)为发泡剂的。现在处理旧冰箱的工艺过程中,有的是将R-11气体随意排放至大气,或用活性碳吸附后将活性炭送交危险废物处理单位焚烧。这两种方法均对大气构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大气臭氧层构成破坏。将氟利昂排放至大气是明令禁止的,用活性炭罐简易吸附存在着如下缺陷:
1.进入吸附罐前气体未经除湿定温处理,吸附效率低;
2.工作场所气温高于R-11沸点(23.6%d)时活性炭吸附的R-11沸腾蒸发,此时的吸附作用很小,大部分R-11气体经过活性炭层排入大气;
3.每吸附饱和一次就要更换活性炭,工作量大、成本高,不易判断活性炭罐中活性炭对R-11的吸附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吸附效率高、并可循环利用的废冰箱聚氨酯泡沫中氟利昂的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废冰箱聚氨酯泡沫中氟利昂的回收装置,包括吸附装置、脱附装置和干燥再生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风机和与风机输出端连接的预处理器,所述预处理器与活性炭吸附罐连接;所述脱附装置包括与活性炭吸附罐相连的氟利昂冷凝器、分离器和低温储罐,所述氟利昂冷凝器与分离器连接,所述分离器与低温储罐及水箱连接;所述干燥再生装置包括输入端与干燥冷凝器相连的干燥风机,所述干燥风机的输出端与加温器相连,所述加温器的输出端与活性炭吸附罐连接,所述加温器上设置有与蒸汽发生器连通的加热管;
所述预处理器包括冷凝器和加温器,所述风机及干燥风机的输出端与冷凝器相连,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加温器相连,所述加温器输出端与活性炭吸附罐相连;
所述冷凝器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排出管,所述冷凝水排出管与水箱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冷凝后的水通过冷凝水排水管排入水箱,起到循环利用的作用。
所述活性炭吸附罐数量为两个,所述活性炭吸附罐上设置有可控阀门,所述可控阀门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活性炭吸附罐起到更好的吸附效果,当一个活性炭吸附罐吸附饱和时,自动切换成另一个活性炭吸附罐进行吸附。
所述加温器与蒸汽发生器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利用蒸汽发生器对加温器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加湿,提高加热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吸附装置包括有气体预处理器,即冷凝器和加温器,使混合气体在进入活性炭吸附罐之前即经过冷凝,除去水分,之后加温以控制进入的气体不携带冰晶。,克服了进入吸附罐前气体未经除湿防冰处理,吸附效率低的缺陷,提高了吸附效率;同时在脱附装置末端设置有分离器,分离器将液态R11及液态水利用比重不同分离后,分别流入R11储罐和水箱,起到回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脱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干燥再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气体收集系统;2—吸附风机;3—初冷凝器;4—低温冷凝器;5—加温器;6—第一冷凝器;7—冷却塔; 8—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0—制冷机组;11—第二冷凝器;12—分离器;13—氟利昂储罐;14—水箱;15—冷冻机;16—第三水泵;17—第一活性炭吸附罐;18—第二活性炭吸附罐;19—干燥初冷凝器;20—干燥低温冷凝器;21—干燥风机;22—干燥加温器;23—氟利昂浓度检测探头;24—蒸汽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新设备制造(四川)有限公司,未经仁新设备制造(四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9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