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银LOW-E玻璃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9801.5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4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华;孙叠文;屈生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兰特工程玻璃(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ow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镀膜玻璃,尤其是一种双银LOW-E玻璃。
[背景技术]
玻璃是建筑物和汽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美化建筑物和汽车的外观,采光以及给室内带来开阔的视野。但是普通玻璃阳光透过率一般,红外反射率很低,大部分太阳光透过玻璃而进入室内,从而加热物体,而这些室内物体的能量又会以辐射形式通过玻璃散失掉。
为此,本发明人设计出了本专利,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透过率高、辐射率低的双银LOW-E玻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双银LOW-E玻璃,包括有玻璃基片,在玻璃基片的复合面上由内到外依次相邻地复合有九个膜层,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膜层即最内层为TiO2层,第二层为ZnO层,第三层为Ag层,第四层为NiCr层,第五层为TiO2层,第六层为ZnO层,第七层为Ag层,第八层为NiCr层,第九层即最外层为Si3N4层;
所述第一层TiO2层的厚度是25~30nm;所述第二层ZnO层的厚度是5~8nm;所述第三层Ag层的厚度是6~10nm;所述第四层 NiCr层的厚度是4~7nm;所述第五层TiO2层的厚度是17~22nm;所述第六层ZnO层的厚度是7~12nm;所述第七层Ag层的厚度是8~12nm;所述第八层NiCr层的厚度是4~7nm;所述第九层Si3N4层的厚度是34~43n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玻璃的镀膜层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及对中远红外线高反射的特性。冬季,它对室内暖气及室内物体散发的热辐射,可以像一面热反射镜一样,将绝大部分反射回室内,保证室内热量不向室外散失。夏季,它可以阻止室外地面、建筑物发出的热辐射进入室内。用Low-e玻璃制造建筑物门窗,可大大降低因辐射而造成的室内热能向室外的传递,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
2、本玻璃透光率T(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75%;本玻璃辐射率≤0.035(辐射率是某物体的单位面积辐射的热量同单位面积黑体在相同温度、相同条件下辐射热量之比。辐射率定义是某物体吸收或反射热量的能力。玻璃的辐射率越接近于零,其绝热性能就越好)。
3、本玻璃可以用作中空玻璃使用,在中空玻璃合片之前可以长期储存,异地合片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一种双银LOW-E玻璃,包括有玻璃基片1,在玻璃基片的复合面上由内到外依次相邻地复合有九个膜层,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膜层即最内层为TiO2层21,即钛的氧化物——二氧化钛。采用高折射率n=2.5的TiO2是为了提高玻璃的透光率,而且玻璃呈中性颜色,TiO2膜表面非常光滑,因而改善了银膜的导电率。TiO2层的厚度是25~30nm(nm是纳米,1m=109nm)。
第二层为ZnO层22,减反射的金属氧化物层,同时进一步提高银膜的导电率。氧化锌(ZnO)可用作助熔剂,降低玻璃的烧结温度,用作玻璃涂料,让可见光通过的同时反射红外线,以达到保温或隔热的效果。ZnO层的厚度是5~8nm。
第三层为Ag层23,金属银提供了较低的辐射率,起环保节能的作用;Ag层的厚度是6~10nm。
第四层为NiCr层24,镍铬层为了进一步保护银膜,以避免银膜在反应溅射过程受到浸蚀,还要在薄的银膜一侧或两侧增加所谓的“阻挡层”,这种NiCr对于镀层具有非常良好的抗化学和机械性能。NiCr层的厚度是4~7nm。
第五层为TiO2层25,二氧化钛层。TiO2层的厚度是17~22nm。
第六层为ZnO层26,减反射的金属氧化物层。ZnO层的厚度是7~12nm。
第七层为Ag层27,金属银,Ag层的厚度是8~12nm。
第八层为NiCr层28,NiCr层为了进一步保护银膜,即阻挡层。NiCr层的厚度是4~7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兰特工程玻璃(中山)有限公司,未经格兰特工程玻璃(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9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