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发热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0410.5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海山 |
主分类号: | H05B3/18 | 分类号: | H05B3/18;H05B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发热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发热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丝结构稳定,安全性高,不使用外护套也可独立使用的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碳纤维作为电热元件的发热导线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用于电热毯(垫)中,具有发热效率高,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同时结合了碳纤维本身的远红外理疗功能。目前用碳纤维设计的平面发热体结构也层出不穷,传统的平行排列结构,虽然工艺简单,但发热丝间相互独立、结构欠缺稳定性,使用中易造成局部过热并影响使用寿命,往往实际应用中还需将碳纤维与基布复合编织,用以增加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改进的网状结构达到了发热丝结构稳定性、可均匀发热,但碳纤维材料的耗用量相应增加且工艺更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简易的平行结构,通过表面耐高温绝缘层的完全包覆,形成完整连续的发热体结构,不仅使原本平行独立的碳纤维发热丝得到结构固定,同时外部形成平整连续的绝缘层,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在无外护套情况下也可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将碳纤维丝束以间距5~10mm等距离纬向排列;金属导线由一簇铜丝与碳纤维丝束混合而成,经向等间距与发热丝交叠排列,相邻两根金属导线的设计间距为15~30cm;金属导线一端通过导电紧固卡交替连接可调温电源(4)的输入和输出端,发热组件形成多个并联的电热回路,保证发热面均匀发热,同时可根据发热温度需求调整碳纤维丝束的用量和排列间距;发热丝编织结构外层完全包覆耐高温绝缘层(5),形成连续平整的方形块状结构体,具有高度绝缘可靠性,可在无外护套时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设计特点:采用发热丝平行排列结构,工艺简便,节约碳纤维使用量;通过绝缘外层的整体包覆,达到结构稳定性,无需基布的混合编织即可固定发热丝,保证均匀发热;发热组件外观为连续平整的块状结构,绝缘性能提高,即使无外护套也可安全使用,更便捷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碳纤维发热组件包括:碳纤维发热线(1)、金属导线(2),导电紧固卡(3),可调温电源(4),以及耐高温绝缘层(5)。碳纤维发热线(1)由碳纤维丝束以间距5~10mm等间距纬向排列;金属导线(2)为经向等间距与碳纤维丝束交叠排列,相邻两根金属导线的间距为15~30cm,金属导线通过导电紧固卡(3)交替连接可调温电源(4)的输入和输出端。由碳纤维和金属导线形成的发热结构外层完全包覆耐高温绝缘层(5),形成连续平整的整体外观结构,广泛适用于电热毯(垫)的发热元件,在不使用外护套时也可独立作为电热垫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海山,未经朱海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0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物柴油生产的硫酸脱除塔
- 下一篇:板端高频连接器屏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