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形天线反射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0472.6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5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苏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视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16 | 分类号: | H01Q15/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蝶形 天线 反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蝶形天线反射面结构。
背景技术
天线反射面具有一定的电磁信号聚焦能力,能将微弱的电磁信号汇聚在一起后用于传输信息,蝶形天线反射面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电磁波波束形状的要求。目前市场销售的碟形天线反射面结构有以下特点:在产品设计时主要根据所需要的电磁波波束形状而确定的碟形天线结构参数,如图1-9所示,蝶形的主体信号反射面1周边通过折边圆角3与外延斜边4连接,外延斜边4与外延裙边5连接,这样,其碟形天线的口平面将不在一个平面上,在其横向上分别有最高点a、b,在纵向上有最低点c。由于现有蝶形天线反射面结构的设计,造成其在平放时仅有产品口平面的高点接触平面,中部存在空隙空间d,由于产品主要是采用板材生产,产品的抗弯能力不强,产品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翘曲变形,从而给产品的批量生产和包装运输等带来很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可靠性高,产品尺寸稳定,曲面均方根误差小的新型碟形天线反射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蝶形天线反射面结构,包括主体信号反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信号反射面在纵向一端通过支撑斜边与折边圆角连接,在其横向一端直接与折边圆角连接,所述折边圆角通过外延斜边与外延裙边连接成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斜边的设计对蝶形反射面的凹陷区域进行补充,从而保证了折边圆角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既增加了产品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产品尺寸精度,又有利于产品的堆放、包装和运输。本实用新型结构工艺合理,加工制作简便,便于安装调试,本实用新型使用灵活,可适用多种材质,可配多种天线反射面,可适用于多种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产品精度高,曲面均方根误差可由原来的0.5mm提高到0.3mm,既适用接收天线也适用于收发两用天线;2、产品结构有利于尺寸的稳定,具有更强的抗风能力;3、降低材料消耗,在要求同等产品结构强度的条件下,可降低材料厚度10%—15%;4、产品便于堆放,减少库存的堆放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蝶形天线反射面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6是图4的B-B剖面图。
图7是图5中Ⅰ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Ⅱ部放大图。
图9是现有蝶形天线反射面结构重叠堆放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3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1的C-C剖面图。
图15是图13的D-D剖面图。
图16是图14中Ⅲ部放大图。
图17是图15中Ⅳ部放大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重叠堆放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主体信号反射面,2为支撑斜边,3为折边圆角,4为外延斜边,5为外延裙边,a、b为现有蝶形天线折边圆角堆放时与堆放平面的接触最高点,c为现有蝶形天线折边圆角堆放时最低点,d为现有蝶形天线堆放时形成的空隙空间,e为本实用新型堆放时与堆放平面形成的堆压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0-18所示,一种蝶形天线反射面结构,包括主体信号反射面1,所述主体信号反射面1在纵向一端通过支撑斜边2与折边圆角3连接,从而补充了反射面凹陷区域,在其横向一端直接与折边圆角3连接,这样,保证了折边圆角在同一水平面上,既增加了产品的结构强度,又有利于产品的堆放,堆放时产品口平面与堆放面为接触面e;所述折边圆角3通过外延斜边4与外延裙边5连接成一整体,增加了蝶形天线反射面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视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视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0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延长线插头及插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装卸式抽油杆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