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良的电机外壳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3095.1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6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旭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兴铝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8 | 分类号: | H02K5/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228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良 电机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外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外壳,其截面为一具有开口的空心型材,生产加工时,其开口的尺寸变化大,开口的尺寸公差通常为±1.0mm,而制造商要求开口的尺寸公差为±0.1mm,因此现有的电机外壳往往不符合要求。为了解决电机外壳不符合要求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电机外壳初成品的两侧或中心部施加外力,使电机外壳初成品的开口达到要求的范围,但是这样的缺点是生产效率低,容易造成电机外壳变形或刮伤,影响电机外壳的质量。
还有的先加工为一闭口的电机外壳,然后采用机械设备在开口的位置,铣掉不需要的部分,形成开口的尺寸公差符合要求范围的电机外壳。这样的缺点是需要增加的加工步骤和机械设备,制作电机外壳生产成本高,电机外壳质量差。
而且,由于现有的电机外壳具有开口,运输或者储存时,容易因挤压而产生变形,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电机外壳,其开口的尺寸公差符合要求,且不增加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
一种结构改良的电机外壳,它包括电机外壳主体,电机外壳主体具有腔体,电机外壳主体的外壁设有散热片,电机外壳主体还设有开口,开口设有封条,封条包括中部和连接部,封条的连接部设置于封条的两端,封条的连接部与开口连接,封条的连接部的厚度小于封条的中部的厚度。
其中,封条的厚度为开口的厚度的1/5~1/3。
其中,封条的连接部的厚度为封条的中部的厚度的1/20~1/5。
其中,封条的连接部的厚度为封条的中部的厚度的1/20~1/10。
其中,封条的连接部的厚度为封条的中部的厚度的1/10~1/5。
其中,封条的中部的厚度为0.8mm~1.5mm。
其中,封条还包括端部,封条的端部设置于封条的中部与封条的连接部之间,封条的端部呈锥形。
其中,封条还包括端部,封条的端部设置于封条的中部与封条的连接部之间,封条的端部呈半球形。
其中,电机外壳主体与封条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电机外壳,它包括电机外壳主体,电机外壳主体具有腔体,电机外壳主体的外壁设有散热片,电机外壳主体还设有开口,开口设有封条,封条包括中部和连接部,封条的连接部设置于封条的两端,封条的连接部与开口连接,封条的连接部的厚度小于封条的中部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外壳主体的开口设有封条,生产加工时可以避免开口的尺寸变化大,开口的尺寸公差可控制在±0.1mm范围内,电机外壳产品质量好;使用时,采用钩子或硬物钩住封条的中部,然后向上拉撕封条,由于封条与开口连接的连接部的厚度小于封条的中部的厚度,封条的连接部受力被撕开,电机外壳主体即显露出开口。由于开口设有封条,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不容易因挤压产生变形;本实用新型生产加工时,不需要增加的加工步骤和机械设备,生产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电机外壳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电机外壳的实施例1的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改良的电机外壳的实施例2的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电机外壳主体 2——腔体 3——散热片
4——开口 5——封条 6——中部
7——连接部 8——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结构改良的电机外壳,它包括电机外壳主体1,电机外壳主体1具有腔体2,电机外壳主体1的外壁设有散热片3,电机外壳主体1还设有开口4,开口4设有封条5,封条5包括中部6和连接部7,封条5的连接部7设置于封条5的两端,封条5的连接部7与开口4连接,封条5的连接部7的厚度小于封条5的中部6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兴铝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兴铝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3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液体降温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用智能可控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