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电池封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3410.0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4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龚蜀刚;陈云华;廖新荣;邱礼泉;何忠秦;连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景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朱思全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电池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电池,特别涉及一种手机电池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场上有多个生产商提供的多种型号的手机及手机电池,各种型号的手机电池在充电时由于其触片的位置不一样,需要能与其触片位置对应的配套充电器,一旦无法对应其触片位置则无法充电。
为了解决此一问题,现有的技术在充电器的结构上进行改进,通过改变充电器充电正负极触片的位置来适应不同型号的手机,或者借助外加的工具,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820161646.8万能手机电池充电器,该电池充电器包括稳压器,还包括两只充电夹,充电夹包括两片电极夹本体,整体呈老虎钳状,一端为夹头,另一端为手柄,一侧电极夹本体的夹头内侧设有铜片,所述铜片两端为电极触点,铜片通过导线连接着稳压器的正极或负极。使用时,一侧电极夹本体夹持在手机电池的正极,另一侧电极夹本体夹持在手机电池的负极。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无法选择充电器的类型,借助外加的工具不仅成本增加而且比较麻烦,迄今尚没有直接对手机电池封装结构进行改进以适用不同类型的充电环境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手机电池封装方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充电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电池封装结构,包括手机电池本体和电芯,电芯前端分别设有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电池正极不同位置排列有多个充电触片,各个充电触片分别由不同长度的导电铜片连接到电池负极。
所述电芯前端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处分别设有连接的电路板。
当导电铜片的长度无限小时,即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处分别连接的电路板合二为一,电路同时具有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手机电池电芯位置和电池正负极位置固定,且不改变手机电池内部其他结构的条件下,只需要通过改变导电铜片的长度即可适应不用的充电触片位置,结构简单,节省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结构的手机电池装配时采用从前到后原则,其装配容易,稳固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电池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电铜片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关系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成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机电池本体8和电芯3,电芯3前端分别设有电池正极6和电池负极5,在手机电池内部电路设置中,电芯3以及电池正极6和电池负极5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本实用新型手机电池本体8的前端电池正极6和电池负极5处分别设有相连接的电路板7和电路板4,为了因应不同类型的手机充电器充电触片位置,电路板7上从左向右的不同位置分别可以连接和排列多个充电触片11、12和13,各个充电触片分别由不同长度的导电铜片21、22和23连接到电路板4和电池负极5,形成电池封装本体100,导电铜片21、22和23的长度可以根据充电触片11、12和13的不同位置要求进行改变。当导电铜片21、22和23的长度无限小时,即电路板7和电路板4合二为一,电路同时具有保护作用。
当充电触片需要适应充电触片11和12的位置时,在手机电池封装时改变导电铜片的长度使其达到导铜片21和22的长度,即可适应充电触片11和12的位置,同理当充电触片需要适应充电触片11和13的位置时,在手机电池封装时改变导电铜片的长度使其达到导铜片21和23的长度,即可适应充电触片11和13的位置。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装配时采用从前到后原则,第一弹片91前端设有一向后弯曲的钩片,可以卡在导电铜片21、22和23与充电触片11、12和13接合的位置,第二弹片92呈阶梯状弯曲地扣紧电路板7,装配时将封装本体100相应地卡到设于电芯3上的卡座141上,将上盖142从上向下卡紧封装本体100,扣上第一弹片91和第二弹片92,最后再装上上盖31,分别卡紧前盖101和后盖102,即可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手机电池电芯位置和电池正负极位置固定,且不改变手机电池内部其他结构的条件下,只需要通过改变导电铜片的长度即可适应不用的充电触片位置,结构简单,节省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结构的手机电池装配时采用从前到后原则,其装配容易,稳固性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景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景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3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