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3453.9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3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耿;袁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4 | 分类号: | H01H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3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安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各种密码输入设备或者手持设备的分体式防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银行、收银台等金融商业场所使用的防窥装置都是利用结构上的一些突出点或者卡扣固定在密码输入设备、手持设备的外壳上或者与设备外壳成为一体。现有防窥装置缺点主要是。防窥挡板与前壳一体式:不能拆卸,包装、运输、模具费用昂贵。卡勾或包裹前后壳式:卡勾类需要在结构上做一些固定的位置,以便固定防窥挡板,这些固定的位置很容易被利用来探测用户的输入密码和卡信息。包裹式也同样由于需要包裹前壳或后壳,在这些包裹位置很容易被利用来隐藏一些探测装置来探测用户的输入密码和卡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一体式防窥装置的不能拆卸,包装、运输、模具费用昂贵;卡勾或包裹前后壳式防窥装置易于隐藏探测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磁力连接防窥挡板与前壳的分体式防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分体式防窥装置,位于密码输入设备的上表面,包括前壳和位于所述前壳表面的防窥挡板,所述前壳通过与所述密码输入设备的后壳连接组成所述密码输入设备外壳,并在其表面设置有密码按键孔,其中,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磁性连接件,所述防窥挡板在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磁性连接件,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磁力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为可吸附物,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为第二磁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的四角或者四侧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可吸附物和所述第二磁铁为长条形,所述可吸附物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相对的两侧或者四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为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为可吸附物。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的四角或者四侧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可吸附物和所述第一磁铁为长条形,所述可吸附物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相对的两侧或者四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为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为第二磁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的四角或者四侧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长条形,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相对的两侧或者四侧。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前壳和防窥挡板通过磁力连接,前壳可以不用任何固定点便可以吸附住防窥挡板。可保证密码输入设备的外壳光滑如初,而且防窥挡板还可以放置于密码输入设备之上,由于外壳无损也不容易被人利用来安放一些探测设备,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
应用可吸附物、磁铁以及双磁铁的多种磁力连接方式供用户选择,其中双磁铁的方式磁力连接最为牢固。磁铁设置在前壳和防窥挡板接触面的四角和四侧中部,便于设置磁铁,保证连接牢固。设置长条形的磁铁和可吸附物可进一步加强磁力连接的牢固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前壳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前壳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双磁铁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3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柱塞式压力继电器
- 下一篇:针对分散经营个体出租车的调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