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紧凑型低噪声三相异步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3518.X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9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幸运;王晓辉;田儒彰;陈书智;顾浩;张闻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12 | 分类号: | H02K17/12;H02K5/24;H02K5/20;H02K5/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紧凑型 噪声 三相 异步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紧凑型低噪声三相异步电动机。
背景技术
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转速高(50Hz同步转速3000转/分,60Hz同步转速3600转/分),功率大的特点,但噪声普遍偏高,严重影响到周围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此类电动机的产生噪声的因素很多,其中通风产生的噪声是最主要因素,而通风产生的噪声是由电机的进风口设在端罩筒尾端这种结构造成的。另外,对于高压紧凑型电动机来说,由于电动机的结构紧凑,散热困难,因而风扇较大,也造成了高压紧凑型电动机噪声较大的客观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压紧凑型低噪声三相异步电动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高压紧凑型低噪声三相异步电动机,包括机座、机座内的转子和定子,机座外部和后端分别设有散热筋和端罩筒,端罩筒前端内壁外缘设有与散热筋后端对应的出风口,定子与机座过盈配合,转子包括转轴和设在转轴上的转子铁芯,转轴两端与机座转动连接,转轴后部设有内导风筒、内风扇和外风扇,内导风筒和内风扇位于机座内,外风扇位于端罩筒内,内导风筒位于内风扇与转子铁芯之间,所述端罩筒后端设有盲板,端罩筒的侧面圆周设有进风口。
所述端罩筒内设有导流罩,导流罩前端通过圆环形隔板与端罩筒内壁固定连接,该连接处位于进风口前侧,导流罩后端设有内导风筒,外风扇设在内导风筒内。
所述盲板内壁、端罩筒内壁设有消音材料层。
所述导流罩外壁设有消音材料层。
所述端罩筒前端向前延伸与散热筋搭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盲板封堵端罩筒后端,进风口设置在端罩筒的侧面圆周,周边分散进风有效解决了传统电机尾端进风造成尾端噪声特别大的问题。
2、端罩筒内设置导流罩和内导流筒,使风在端罩筒内的路径大大加长,进一步减小噪声。
3、盲板内壁、端罩筒内壁和导流罩外壁均设有消音材料层,在风经过其表面时有效降低噪声。
4、端罩筒前端和散热筋有一定的搭接长度以促进风轴向流动,保证机座的良好散热。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现有电机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使2P高压紧凑型电动机噪声均能达到低于85dB(A)这一国际环保要求的噪声限制,也可以应用于高转速的4P电动机(50Hz同步转速1500转/分,60Hz同步转速1800转/分)。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充分降低了噪声,有益于周围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紧凑型低噪声三相异步电动机,包括机座1、机座1内的转子2和定子3,机座1外部和后端分别设有散热筋4和端罩筒5,端罩筒5前端向前延伸与散热筋4搭接,端罩筒5前端内壁外缘设有与散热筋4后端对应的出风口6,定子3与机座1过盈配合,转子2包括转轴7和设在转轴7上的转子铁芯8,转轴7两端通过轴承装置20与机座1转动连接,转轴7后部设有内导风筒9、内风扇10和外风扇11,内导风筒9和内风扇10位于机座内,外风扇11位于端罩筒5内,外风扇11采用螺旋桨式轴流风扇,内导风筒9位于内风扇10与转子铁芯8之间,所述端罩筒5后端设有盲板12,端罩筒5的侧面圆周设有进风口13。端罩筒5内设有导流罩14,导流罩14呈前大后小的锥形结构,导流罩14前端通过圆环形隔板15与端罩筒5内壁固定连接,该连接处位于进风口13前侧,导流罩14后端设有内导风筒16,外风扇11设在内导风筒16内。在盲板12内壁设有消音材料层17,端罩筒5内壁设有消音材料层18,导流罩14外壁设有消音材料层19。消音材料层17、消音材料层18、消音材料层19均由消音棉制成。当然,导流罩14也可以为圆筒状结构。
工作使用时,在外风扇11的作用下,风从进风口13进入到端罩筒5内之后,沿内层的导流罩14流动,再通过内导风筒16,这不仅加长了风的路径,同时在风流动过程中经过盲板12内壁设有的消音材料层17,端罩筒5内壁设有的消音材料层18,导流罩14外壁设有的消音材料层19而不断降低噪声。最后风通过出风口6吹出,将机座1及散热筋4表面的热量吹走散去。图中箭头指向为风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35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