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瀑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4064.8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五奎;林晓峰;李文江;李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瀑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人造景观,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为动力的人造多层景观瀑布装置。
背景技术
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跌落。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瀑布作为一种自然景观也越来越受到旅游者及摄影者的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众多的园林建筑和居家环境中也融入了瀑布的身影,然而这些人造瀑布也主要是在一些广场及生活园区才能见到,并且这些瀑布几乎都需要外部供电才能运行;同时,用于这种居家环境中室内装饰的人造瀑布大多为一体式,通常由水泵将水压至最高处,自水泵处压上去的水流聚集在最高处一泻而下以形成人造瀑布,一般这样的结构的瀑布为使水流得以循环利用,通常用较大的底座来汇集水流,这样就造成使用时占据空间大,不利于节约空间,且水流形成单一的瀑布也不具有美感和层次感。
因此,由以上所述,上述现有的技术仍存在不少缺失,针对以上缺失,现设计一种新的景观瀑布装置,以克服以上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可以灵活移动、形成瀑布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的景观瀑布装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景观瀑布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景观瀑布装置,包括:一太阳能发电装置;一蓄水箱;多个瀑布输出容器,与所述蓄水箱相通连接,多个所述瀑布输出容器按高度梯次排列;以及一用于将所述蓄水箱中的水泵入所述多个瀑布输出容器中的水泵,电连接至所述发电装置,并由所述发电装置供给能量。
优选地,所述瀑布输出容器呈阶梯型分布。
优选地,多个所述瀑布输出容器由一个水瓶与至少一水罐组成,所述水瓶在所述水罐上方。
优选地,多个所述瀑布输出容器围成圆弧状且等间隔排列。
优选地,每一所述瀑布输出容器设有一开口,流水通过所述开口依次流经每一所述瀑布输出容器回到所述蓄水箱。
优选地,一支架机构承载所述蓄水箱以及水泵,所述支架机构设有多个固定部,每一所述固定部装设每一所述瀑布输出容器。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呈圆环状铁环,每一所述固定部用以搁置每一所述瀑布输出容器。
优选地,一塑胶水管连接所述水泵和所述瀑布输出容器。
优选地,所述水泵为一直流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瀑布输出容器按高度梯次分布,其结构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形似更优于单一瀑布,更具有视觉美感,功能齐全。
2、本技术方案采用的太阳能电池所利用的太阳光可随处采用,可用于远郊一些没有电网的地区,相比一些传统方案,应用面积更广,由于采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其工作寿命长至少可用20年,同时,太阳能发电不需要燃料,运行成本很低,且没有运动部件,不易损坏,维护简单,特别适合于无人值守情况下使用,太阳能发电不产生任何废弃物,没有污染,也无噪声等公害,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是理想的清洁绿色能源。
3、本技术方案还采用支架机构承载蓄水箱支撑瀑布输出容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室内室外皆可使用,可以灵活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观瀑布装置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观瀑布装置结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景观瀑布装置,包括一太阳能发电装置1;一蓄水箱2;多个瀑布输出容器4,与所述蓄水箱2相通连接,多个所述瀑布输出容器4按高度梯次排列;以及一用于将所述蓄水箱2中的水泵入所述多个瀑布输出容器4中的水泵3,电连接至所述发电装置1,并由所述发电装置1供给能量。所述瀑布输出容器4按高度梯次分布,其结构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形似更优于单一瀑布,更具有视觉美感,功能齐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4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乘用车用耐穿刺安全轮胎
- 下一篇:篆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