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杂地形长距离管道输送矿浆粒径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4268.1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4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沈宁;安建;普光跃;王学勇;瞿承中;黄朝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何宜章;李永联 |
地址: | 6534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地形 长距离 管道 输送 矿浆 粒径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管道安全运行的监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复杂地形长距离管道输送矿浆粒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物料长距离矿浆管道输送过程中,固体矿浆粒径经过水力、压力及相互摩擦的作用下,其大小有所变化,该变化直接影响管道的磨损腐蚀。
并且,在浆体流速过低的情况下会造成矿浆中的固体粗颗粒滞留在管道中,长时间不处理则会造成管道堵塞,严重影响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复杂地形长距离管道输送矿浆粒径监测装置,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矿浆管道输中的固体矿浆粗颗粒径在不适当的水力、压力及相互摩擦的作用下,其大小有所变化,会直接影响管道的磨损腐蚀;
(2)矿浆管道输中的矿浆固体粗颗粒径在不适当的水力、压力及相互摩擦的作用下,固体粗颗粒容易滞留在运输管道中。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复杂地形长距离管道输送矿浆粒径监测装置,在矿浆运输管道的管道入口处和管道出口处分别设置一粒径监测仪。
进一步,所述粒径监测仪通过激光对所述矿浆粒径进行监测。
该复杂地形长距离管道输送矿浆粒径监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计算管道出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与管道入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值的比值,从而随时可以得知矿浆管道中的固体粗颗粒是否存在沉积的情况,从而可进一步调节运输管道中的水压,避免沉积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测分析长距离管道运行过程中起始点和终点处的粒径变化,可对管道中是否滞留粗颗粒矿浆进行动态监测,监测管道输送过程中矿浆是否全部输送,避免了粗颗粒矿浆会对管道的磨损腐蚀。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计算管道出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与管道入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值的比值,可以计算和确定矿浆中最佳的粗颗粒直径,通过对矿浆中的粗颗粒直径进行最佳化处理,使得矿浆尽可能的全部通过矿浆运输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杂地形长距离管道输送矿浆粒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矿浆运输管道;11-管道入口处;12-管道出口处;2-粒径监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复杂地形长距离管道输送矿浆粒径监测装置,包括两台粒径监测仪2,该两台粒径监测仪2分别设置在在矿浆运输管道1的管道入口处11和管道出口处12。
该复杂地形长距离管道输送矿浆粒径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和工作原理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矿浆运输管道1的管道入口处11和管道出口处12分别设置一粒径监测仪2;
其次,开启矿浆运输管道1和管道入口处11和管道出口处12的两台粒径监测仪2;
最好,位于管道入口处11的粒径监测仪2测得管道入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值,位于管道出口处12的粒径监测仪2测得管道出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值,将两者进行如下比就算:
其中,
t1为管道入口处矿浆粒径监测时间起点;
t2为管道入口处矿浆粒径监测时间终点;
Φ(t)为管道入口处矿浆粒径随时间变化的分布函数;
Ψ(t)为管道出口处矿浆粒径随时间变化的分布函数;
当管道出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与管道入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的比值为1时,代表矿浆全部通过了管道;
当管道出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与管道入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的比值为0时,代表矿浆全部没有通过了管道;
当管道出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与管道入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的比值为大于0小于1时,代表矿浆部份通过了管道。
该粒径监测仪2通过激光对所述矿浆粒径进行监测。
该监测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计算管道出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与管道入口处矿浆各自数粒径分布值的比值,从而随时可以得知矿浆管道中的固体粗颗粒是否存在沉积的情况,从而可进一步调节运输管道中的水压,避免沉积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测分析长距离管道运行过程中起始点和终点处的粒径变化,可对管道中是否滞留粗颗粒矿浆进行动态监测,监测管道输送过程中矿浆是否全部输送,避免了粗颗粒矿浆会对管道的磨损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42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