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推罐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4546.3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1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忠;姜金洪;郑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仅一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28 | 分类号: | B65B6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同步推罐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自动粉状物料充填、包装生产领域,对于传统的罐类封罐机多采用独立的推罐机构,每个动力源满足单头封罐机送罐、对于传统的多组罐类推送机构设计复杂、成本较高;对于同步推送多组罐子,采用并列式结构来达到同步传送,要求的加工、装配的精度都很高,增大装配调试难度,增大成本。
传统的推罐机构的缺点:传统的推罐机构为独立输送,如要求一体同步传送则无法实现;多头封罐机上采用传统的推罐机构需多组组合使用,对于不同的罐盖需要更换结构,拆卸麻烦,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采用一个动力源就可以适用任意多组罐类容器同步推送的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步推罐机构,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推罐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与传动装置相连接,推罐装置通过推罐转动轴与传动装置相连接,驱动装置通过转动支杆与推罐装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罐装置多组并列,且通过推罐转动轴相连接。
所述的推罐装置包括推罐齿轮、推罐齿条、滑轨、滑块和推罐支杆,该推罐齿轮通过推罐转动轴与传动装置相连接,且与推罐齿条相啮合;该滑轨与推罐齿条相固定,滑块设置在滑轨上,且滑轨一端与推罐支杆相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支杆相连接。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气缸、联动推杆和转动支杆,该气缸与联动推杆相连接,转动支杆一端通过万向连轴器与联动推杆相连接,另一端与滑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同步推罐机构,可以单组或多组自由组合使用来满足不同头数的推罐要求,且结构简单,送罐平稳,定位准确,适用范围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是动力装置,2是传动装置,3是推罐装置,4是驱动装置,5是推罐转动轴,6是转动支杆,7是推罐齿轮,8是推罐齿条,9是滑轨,10是滑块, 11是推罐支杆,12是气缸,13是联动推杆,14是万向连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装置1、传动装置2、推罐装置3和驱动装置4,所述的动力装置1与传动装置2相连接,推罐装置3通过推罐转动轴5与传动装置2相连接,驱动装置4通过转动支杆6与推罐装置3相连接。该推罐装置3多组并列,且通过推罐转动轴5相连接。
该推罐装置3包括推罐齿轮7、推罐齿条8、滑轨9、滑块10和推罐支杆11,该推罐齿轮7通过推罐转动轴5与传动装置2相连接,且与推罐齿条8相啮合;所述的滑轨9与推罐齿条8相固定,滑块10设置在滑轨9上,且滑轨9一端与推罐支杆11相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支杆6相连接。
该驱动装置4包括气缸12、联动推杆13和转动支杆6,气缸12与联动推杆13相连接,转动支杆6一端通过万向连轴器14与联动推杆13相连接,另一端与滑轨9相连接。
在工作时,动力装置1(可以是电机、气缸、液压缸、直线电动缸等)经过传动装置2(可以是齿轮齿条传动装置、同步带轮传动装置或其他衍生的传动装置)使推罐齿轮7转动,推罐齿轮7转动带动推罐齿条8直线移动,从而使滑轨9推动推罐支杆11沿推罐方向移动,将罐子从进罐皮带机位置一起向封罐工位方向推送,同时将封罐完成的罐子一起推送到出罐皮带机上;设置在滑轨9上的滑块10是固定不动的,本实例采用双滑块形式,保证导轨在其滑槽内滑动平稳、无径向晃动,从而保证送罐的平稳。通过驱动装置4中的气缸12带动联动推杆13移动,从而通过万向连轴器14带动转动支杆6转动,重复完成推罐回程再推罐动作。在本实用新型中,推罐装置3多组并列,且可以适用任意多组罐类容器的同步推罐。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仅一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丹阳仅一包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4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